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遮挡,可以起到不错的奇兵效果。
就是炮击的热焰影响到了红箭-12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导致命中率很是糟糕,发射出去的八枚*只有两枚击中了目标,其中一枚*还落在了*边上,只是炸断了履带,没能伤到战车。
中国军队的*攻击让日军意识到自己已经抵近了中国阵地,一辆辆10式主战坦克和87B式步兵战车上的车载火炮和机枪纷纷开火,扫射着前方的丛林。开路的炮火也迅速前移,对着可疑区域展开重点覆盖。
数十辆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齐头并进一线平推,多个步兵中队紧跟其后展开,还有二十多辆96C轮式步战车助战,使得日军进攻部队的火力更加强大。
在这样的地形中投入如此多的装甲车辆,大大超出了各国军事大纲中的标准,也出乎了李晖和其他中国军官的预料。其实日军基层军官门也不想这样,虽然到现在才被中国军队摧毁了一辆坦克,但因为地形而导致的车辆被卡、被陷和抛锚,足有九辆,远比战斗损失高得多。但是上级军官要求如此,基层部队只能去执行这道很不合理的命令。
不合理的命令此刻却成为了“奇兵”,如此多的战车大大超出了中国军队一个连级规模的抗击能力,陆战14营的三连和营部残存的直属火力调配过去也无法阻挡日军的推进。伤亡了三十多人的中国军队只能且战且退,将日军引向树林深处。
日军却没有被引诱,只是顺着自己选定好的路线继续平推。这条路线与托利托利市东郊的那片狭窄开阔地平行,拿下了就可以保障开阔地通道的侧翼,对于日军穿插作战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进入树林深处与中国守军死磕。
将中国军队消灭或是赶进树林深处,都是日军的作战目标,完成其一即可。
发现日军没有上当,李晖中校便猜到了日军的意图,没有犹豫,立即让配合陆战14营作战的侦察分队,从树林深处绕行,绕到日军进攻部队侧后,袭击日军进攻部队的后勤分队,削弱这支日军的进攻能力。
同时多个以陆战14营的陆战队员为骨干的战斗班组也被派了出去,他们负责前去袭击日军的侧翼。正面无法抵挡,就只能从侧面出击了,希望日军的侧翼防备没有那么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