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晚明之文韬密旨 > 晚明之文韬密旨最新目录

第八十六章 红杏出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熹宗和王安听说萧婵有些松口的意思,喜出望外,在王安的陪同下他来到了储秀宫向萧婵提出立后的事。

萧婵道:“陛下,客、魏二人都对我说了,可是我的要求条件可高啊!”

熹宗笑道:“整个江山都是朕的,你要什么朕给不起呀?”

“陛下当然给得起,恐怕就是不肯给”

“朕有什么舍不得的,只要皇后------”

“现在我还不是皇后,请陛下尊重民女,直呼其名吧!”

“对、对对,萧姑娘,只要萧姑娘提出来朕有的一定给”

王安道:“萧姑娘不至于像佘老太君一样,要一两星星二两月吧”

“王公公多虑了,我要的都是陛下有的,能办到的”

熹宗道:“那就请萧姑娘提出来吧”

“那好,既然陛下答应了,那民女就提出来了,如果连这点儿最起码的要求都不能满足我,民女认死不应”

王安道:“好了,萧姑娘,陛下已经答应了,你还什么不放心的”

“是,陛下已经答应了,可是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会感到为难的”

熹宗道:“萧姑娘,朝中大事都由朕说了算,没有什么可为难的”

“那好,我不会强陛下所难的,那你们听好了,一必须赦免我爹和海中廷我海叔叔”

熹宗听了感到奇怪,说道:“怎么,赦免你爹?你爹他怎么了?”

“难道陛下不知道?”

这时魏进忠匆忙赶过来说道:“陛下忘了?早年张国纪因涉海孤帆一案现正关在牢里,但听陛下您一句话”

熹宗恍然道:“噢9有这等事。这也难怪,这都是先帝时期留下的陈年遗案,朕却实不知,不过这好办,朕赦他无罪就是了,朕以为萧姑娘会提出多么难弄的东西来难为朕呢,原来提的是这个要求。如果萧姑娘册封为后,那你爹就是国丈,自然的赦了。至于海忠廷,朕也可破例赦他无罪”

萧婵道:“陛下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可不就这么简单,全凭朕一句话”萧婵不免暗暗嗟叹!怪不的大明王朝弊政叠出,功过倒置,冤案频生,君明则国昌,君庸则国弱,便说道:“陛下如此草草了解此案,而不究其理,使蒙冤者难以昭雪,《改誓书》和《廷击》两案是两起冤案,却嫁祸于海忠廷,诛连我爹,如不澄清两案真相,昭告天下,天下人以为女儿封后,鸡犬升天,海中廷和我爹得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德服天下?”

听了萧婵的话熹宗和王安均觉得有道理愿意按萧婵得意愿办。

萧婵道:“《改誓书》和《廷击》两案,其主谋是郑贵妃,以致我爹和海忠廷蒙冤十余年之久,海中廷一家二十余口人死于无辜,郑贵妃难辞其咎,应予严惩”

熹宗和王安颇觉为难,王安道:“萧姑娘,此事咱是否斟酌一下?”

萧婵很不高兴,说道:“事实清楚,证据却凿,这是郑贵妃为自己的恶行所付出的应有代价。王公公,还有什么要斟酌的吗?”

王公公自然无话可说,无奈,熹宗说道:“萧姑娘,朕刚刚登基不久,就杀先帝妃子,有辱先租,她是当今洛阳王的生母,杀了她朕无颜面对福王,按辈分轮她是朕的祖母辈,朕若杀她,有悖伦理”

萧婵凄然道:“看来我爹爹和海叔叔的十几年的冤案哪儿如陛下一朝一夕的颜面重要?海家二十几口人的性命有拂朝廷的伦理纲常,也罢,小女子岂敢强陛下所难,如此含冤背屈登上后位又能如何?还是请陛下另选贤德佳丽为后吧!”

熹宗慌了,忙道:“萧姑娘,不要啊,朕以为刚刚立后就始杀戮,未免太血腥了”

萧婵愤然道:“海家二十多条性命,死于无辜,难道不血腥吗?”

萧婵态度坚决,而且和情入理,熹宗、王安也无奈。

王安道:“萧姑娘贤淑、仁厚,郑贵妃已是不惑之年,非要治她于死地吗?”

萧婵道“她是一条断了脊梁骨的赖皮狗,值得我去治他死罪吗?但是对她施以惩戒那是必须的,以防后人效尤。”

萧婵得要求并不过分,尽管皇上和王安不同意惩戒郑贵妃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郑贵妃免去过去的一切封号,贬为宫人。念其是福王生母,并没有过多地难为她,辟三间闲房供她居住,其生活开销统由宫里支付,只是没有先前那么尊贵、威严。从贵妃贬为宫人,诺大个年纪被人呼来喝去的,等于要了她的命。从此她便退出了政治舞台。

王安说道:“萧姑娘,你爹爹和你海叔叔都得到了赦免,郑贵妃也受到了惩治,总该满意了吧?”

“这仅仅是其中的两项,”

“怎么,还有啊”

“既然要我答应为后,就得拿出陛下的耐心来”

“萧姑娘还要干什么?”

“再冠婚前我须为死去的娘和海叔叔家冤死的二十几口人守孝百日”

熹宗惊讶道:“怎么?守孝百日?时间太长了吧!”

萧婵道:“不长,也就三个多月吧,这些冤魂得不到慰藉,是不会去投胎转世的,我怎么可安心在宫中封后,我连这一点都做不得嘛?”

王安对熹宗道:“陛下,耐着性子等一等,百日也快,年初册后也是个吉利的开始”

熹宗本想等萧婵应后马上冠婚却又要守孝百日,未免有些扫兴,可是萧婵毕竟答应了也实属不易。既然要等,那就耐着性子等吧,到了百日看她还有何话说。萧婵被说动,客、魏二人自是首功一件,魏进忠如了夙愿,被封为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客氏赐田二十倾,黄金五百两。

皇后人选已定,只等守孝期满,选秀事宜便告结束,熹宗便命王安召回魏朝。魏朝回宫后才知,当今选中的皇后原来是他选中的秀女。怪自己时运不济,千挑万选最后选定正待解往京师却半路被劫,何人所为?王积善及其手下全部遇难,还有谁能知道此事呢?结果这一功劳却被魏进忠这老小子莫名其妙地窃得,他怀疑这事是不是这小子干的,只是手里没有证据,这事有待和客氏商量,如果真是这小子干的我绝不会轻饶他。他向熹宗复旨未得熹宗好色。仗有王安从中调护才未遭贬斥。帝前失宠自是郁郁寡欢,整个后宫让他排忧消遣的地方只剩客氏之处了。出去两年的时间了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