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山寺杏花之寻亲 > 山寺杏花之寻亲最新目录

第二百六十二章 城里的月光(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个点基本上都在家里。

“呀,是秀霞啊,这个是玉萍,这个老婆子就认不出来了。”李氏刚嫁过去的前几年,由于孩子少,倒还经常回娘家来看看。后来孩子多了,便不怎么回来了。

“这是我二女儿,叫玉珠。玉珠,快叫曾婆婆。”看见家乡人,李氏分外热情和开心。

又说了一会儿,李氏便问道:“婶子,我爹娘在家么?”若是一样在地里,说不得是要去帮忙的。这大热天的,最是容易中暑。

“在的,在的,你快回去看看吧。”曾婆子说道。

李氏一心想回家,却忽略了曾婆子说的快回去几个字。

无他,此刻,张氏正在和大媳妇封氏吵架呢。

原来,李家现在还未分家,所以封氏便时常挑刺。觉得自己累死累活挣的银子不应该全部交给张氏,关键是不应该拿来给张氏的小儿子和小女儿做嫁妆。

她也有一家人,凭什么这样!等到小姑子小叔子全部成了家,那她的油估计也被熬得差不多了,却是没有能力去管自己的孩子了。

其实张氏心里也知道理亏。只是,这年头谁家不是这样做的啊,等儿子娶上媳妇,女儿顺利出嫁,她倒是想分家。说实在看见封氏几人她就烦。

这封氏最是小气自私,最怕吃亏,觉得自己嫁过来这么多年,做牛做马的就算了,可不能再连累了自己的孩子。

等张氏的儿子和女儿出嫁,家底也差不多被掏空了。到时候,她自己的孩子成家就难了。

这银子又不是天上下的,哪里那么容易就有了。

所以,她今天才因为一点小事便与张氏杠上了,不依不挠的,听得李氏和两个女儿直皱眉头。

转念一想,幸好自己早就分了家,要是不分,估计她那二婶也会这样吧。就她那性子,想来吵架都是小的,指不定就干上了。

听着封氏继续叫骂,李氏觉得自己今天倒是来对了。

要是不来,还不知道她这个大嫂居然这般厉害,嘴上不饶人。而张氏又是报喜不报忧,她根本不知道家中日子竟然这样难过。

哎,说起来还是缺银子啊。

李氏不往家里走,阮玉萍和阮玉珠自然是跟在她身后。说实话她俩对封氏并不熟悉,就算是那个沉默的不喜欢说话的外祖也没啥印象。

真要说印象,也就是对张氏有点印象罢了。

李氏却是站在这里想对策。想了半日,这才对身后的两个女儿道:“走吧。”

见状,隔着老远,阮玉萍便大声喊道:“姥姥,大舅母,我们回来啦!”也许,两人会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暂停争吵吧,要不然也太尴尬了一些。

玉萍预料的不错,听到玉萍的喊声,婆媳俩都探头看了看,看见是玉萍笑着跑来了,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立即达成了共识,战火先暂停。

李氏看了玉萍的背影一眼,觉得这个女儿是真的长大了。那时还天天黏着她,现在却已经定亲了。

封氏还记得李氏之前拿回来的白面,所以见李氏母女三人的手都没有空着,心里便有些开心。虽然这些东西根本不够吃的,但有总比没有好。

而张氏却是在心里想,刚刚她和封氏的争吵,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听到没有。总之,婆媳俩一致向前,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点都不见刚刚争吵的样子。

见状,李氏心里却是十分不是滋味,合着自己每次回家来看见的一片太平,是张氏演出来的?

不行,不管张氏愿不愿意,这次必须把她叫去城里帮忙了。原本李氏只是打算让张氏去教几人做面的,做会了便让她回家。

现在看来,还是待在铺子里比较好。

家里这么多人,没有离了一个老人就活不下去的道理。且张氏年纪也不小了,再这样折腾下去,谁知道还经得住多少次。

不过,既然大家愿意演给她看,她也乐意配合。

想到这里,李氏便笑道:“娘,大嫂,你们在家呢。那,这是五斤肉,肥多瘦少,这是十斤白面,大嫂你拿去叫上二嫂她们把肉剁了,再去地里拔几颗菜,咱们啊,中午就吃饺子可好?”

封氏听了,喜得眉开眼笑,她实在是太想吃饺子了。只是,这个家一向节俭,已经好久没吃了。

“哎,我马上就去,你们聊。”封氏一只手接过肉,一只手接过面粉,吃力地往灶间走去。这种好事,她还是愿意做的。

见状,倒是张氏说道:“哎,你说你,又乱花钱。你家那位知道这事不啊?”很明显,张氏是怕李氏瞒着阮大朗补贴娘家,要是被对方知道了,少不了又是一顿吵架。

一个家,哪怕你再会藏私房钱,但统共就那么点,久了,或者说拿多了,也是要露馅的。

“姥姥,看你说的,我爹敢骂我娘么?我娘让他往东,他肯定不敢往西的。”阮玉萍故意笑着说道。

一席话成功将张氏逗笑了,这才说道:“嗯,你娘是很厉害。看来姥姥倒是小看了你娘哩。”

阮玉萍便继续道:“那可不。再说了,我娘若是不行,不是还有我么?”几人手拉着手去了正房,阮玉珠则是拿着卤肉去找孩子们去了。

坐好后,李氏见四下无人,便直接对张氏道:“娘,我这次是来啊,是请你老人家去帮忙的。那,先说好,你可不许拒绝。”

听到李氏说有事情需要自己帮忙,张氏连是什么事都没问,便豪爽地说道:“好啊,只要是娘能帮得上忙的,你尽管说就是了。”

李氏听了,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才是亲娘呢,啥都没有问,就拍着胸脯应下了先。要是换了外人,可不得先问这问那的,完了还要在心里掂量半天。

“是这样的,娘,这次托玉萍这丫头的福,我们拿着她得的那三样新种子去陈家村换了二十斤长生果种子。前段时间种了十五斤下去,已经发芽了。我们又卖了五斤,得了些银子,在城里买了个小铺子。”

张氏一听,打心眼里为女儿高兴,乖乖,那可是长生果啊,卖的死贵死贵的,女儿家种了十五斤,今年秋里要是丰收了,那日子可就好过了。

而且,还买了铺子,以后也算是城里人了。

哎,这么多天啊,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了。

只是,自己能帮啥忙?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