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目录

第四百五十八章 玄奘的源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有自我意识,这是要破除的。但没有自我意识,也就是把我空了,就一定正确吗?不一定。”

他看了看天,说到:“天之外,是什么都没有吗?人在观念上和实践上,没有自我,那不是死人吗?古人就批驳过,有一种坐枯禅的人。说那是石头,没有生命,是永远无法开悟的。”

用石头来比喻这种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可能很巧妙,比死人还要巧妙。因为死人即将不存在,而石头坚固,看起来,仿佛长生。

“而坐禅中,如果方法不对,就会产生这种病,坐枯禅。所以,在禅宗里,有一个话头。无梦无想时,你在哪里?如果说,你没有了,那么,你的身体明明还在这里。如果你说你在这里,那就有想了。怎么回答都不对,所以,这叫话头。”

“那不是语言和逻辑的死胡同吗?”

“对,好多话头,都有这个特点。比如问:狗子有佛性吗?你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拖死尸的是谁?这些问题,如果你拿思想来猜或者拿逻辑来推,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实践中,也没有答案。”

“那这种问题,既然没答案,问它干嘛?”

“让你始终在找不到答案的焦虑中集中精力,这只是一条拴心的绳子,根本不需要你回答。当你心聚一处时,你就进入了某种定境,这才是它的目的。”

我发现,这就是骗人嘛。但是,我们在世界上,总是从受骗开始的。比如小时候,老师总骗我们,要立远大的志向。结果,有几个实现了的呢?老师,只不过想激发我们的想象和动力而已。

“这就是以有达空。以一个固定的话头,让你死死抱住这个有,达到最终空的目的。但是,以空出有,这叫无中生有,来破除顽空,你恐怕很少听说过。”

我听他继续说下去,这不是很少听说,基本没听过。

“比如玄奘法师,带回了佛祖舍利,是空是有?”

“应该是有,毕竟有一个东西带回来了。证明佛祖是真实存在的。”

“对,毕竟,法师带回来另外的东西,就是他的法,最重要的瑜珈师地论,属于大乘有宗,与大乘空中的教育方法,是相当不同的。这在当时,佛教界有过争论。更何况,有的道教的看到佛教宣扬有论,也觉得可以蹭点热度,有的甚至说出了佛道同源的话,当然,大师专门对此进行了批驳。从中国宗教史上看,大量带回的大乘有宗,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重大的冲突和论点,是非常罕见的。”

这段故事,在小池与我们的西安旅游中,都已经说过。现在钱师兄谈到这个话题时,我忽然觉得,小池,就是我关于宗教和思想史的老师。

“这个我听说过,最开始,法师学习佛教时,都已经很有成就了。但是,他总觉得不究竟,并且,经书有误的地方很多,所以,他发誓到西天取得真经。原来是偷渡出去的,九死一生,十几年后,当他再回到长安,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此时已经名满天下。”

钱师兄看着我笑到:“果然知音,我可以跟你谈论大话题了。庄师兄如此博学,我倒没有想到。”

其实,这些所谓的博学,不过是小池闲聊的东西而已。从现在这个情况看,小池的知识丰富及复杂程度,已经早就超过我了。她能够跟我有故事,不是我有多么优秀,只是国内,能够找到比我好的人不多而已。所以,小池要去国外寻找她理想的世界,去遇见那配得上她的人。

对于这样的姑娘,我除了感谢,还能够有什么呢?

“我并没你所说的那么厉害,钱师兄,我只是对历史的东西了解一些常识而已。”

“那好,路遇剑客需呈剑,我就不客套了。你知道,他带回来最重要的经典是大乘有宗的,名叫《瑜珈师地论》,据说是弥勒菩萨从梦中传下来的。我们姑且不管这些传说,我们只说内容。法师写了一个《八识规矩颂》,想必你也听说过吧?”

“听说过,也试图看过,看不太懂。”

“当然,我也不太懂。但是,他传来的心法,是有宗,这是没有疑问的。不仅他自己这样说,当时的佛教界也这么说。”

我点点头,这可以算是定论。要按法师的宗教思想,我不太理解。但按他的传奇人生,我却是很是佩服的。不用说他九死一生到西域,就是他到了西域后,在那烂陀寺的经历,与诸方大师辩论的经历,就可以青史留名了。

“但是,以这样一个伟大人物而言,他的法,估计是太高深了,一生只有两个弟子,并且还没有传承下来。”

“这个你也注意到了?对,他的法是高深。但是他的法传不下来,估计与其宗派有关系。有宗,凡是有的东西,都会毁坏,所以,唐代兴盛一段时间后,遇到武宗灭佛,有宗的东西,留下来的就很少了。据说,只有当时日本僧人来,保留了一些唐密,这是有宗的法脉,但今天,日本人也只会谈空了。”

“难道,其他地方就没有流传吗?”我觉得,这么珍贵的东西,当时如此流行,肯定学的人有很多,不会只因为两个弟子的失去,一个皇帝的灭佛,就此断绝了吧。

“日本人,带走了一部分,现在,称之为唐密。但是,还有一种流传,与西藏有关。”

这让我兴趣大增。要知道,西藏的密教,一般认为,是从尼泊尔或者古印度过来的,结合了本地原始的苯教,形成了法系复杂的源流。

“真的吗?我还听说过呢。”

“你知道文成公主吗?你当然知道,是不是?”

这几乎是逼问的语气了。如果我连这个初中历史的常识都不清楚,还有资格跟他探讨吗?

我只是笑笑,我意识到,跟钱师兄讨论问题,你简直可以不说话,也可以不回答。因为,他总是要自问自答的。

“你翻阅一下西藏佛教的历史,最兴盛的时期,是从松赞干布开始的。为什么?因为他娶了两个公主,一个尼泊尔公主,带来了部分佛教。一个文成公主,更是带来了大量的东西包括文化。我们历史上学的,带的种子,农业技术,纺织技术等,还有大量中原地区的文化经典。更独特的是,她是一个佛教徒,带来了僧侣与佛经,而这些僧侣所修法门,大多是大乘有宗,从今天西藏密法来看,很多修法,与当时唐代的大乘有宗有关。”

“这个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她带去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