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西汉女人 > 西汉女人最新目录

第十五章 连丢三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说:“这没有什么值得商量的,我们现在就带着所有的部队返回丰邑,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雍齿,以及雍齿所带领的部队。”

丰邑城里很紧张,几个小头目,围着雍齿不安地说:“现在,沛公带兵回来攻打丰邑,我们能守住丰邑吗?”

雍齿毫不迟疑地说:“守住丰邑,这又有何难?”

几个小头目又说:“刘邦这次攻打丰邑,带回了曹参、樊哙、卢绾、周勃、夏侯婴、曹无伤等,几乎所有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带回了,我们能顶住这些人吗?我们这里只有您一个大将,您一个人能顶住他们五六个人吗?俗话说,好汉难敌两手人,我们担心,丰邑城守不住!”

雍齿说:“这没有好担心的!他们无法攻破丰邑。”

几个小头目又说:“我们这里的士兵,大部分是刘邦的士兵,到时,他们会不会反戈?”

雍齿说:“不会反戈!倒是刘邦的人会反戈!”

尽管雍齿十分自信,他的小头目们还是很紧张!因为双方力量太悬虚了!

雍齿说:“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到时,我会让你们长长见识,让你们好好见识,什么叫不占而屈人之兵!”

刘邦带着部队很快就赶回了丰邑。

雍齿紧闭城门,护城河里灌满了水,城墙上布满的士兵。

刘邦对曹参说:“先造饭,后攻城!”

这次是刘邦亲自指挥攻城。刘邦让曹参带伍佰士兵攻东门;周勃带伍佰士兵攻南门;樊哙带伍佰士兵攻西门;夏侯婴带伍佰士兵攻北门;卢绾带伍佰士兵做机动。曹无伤原是雍齿的部下,刘邦没有给他派任务。

刘邦的计划是四路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不给雍齿逃跑的机会,把雍齿以及雍齿的士兵围困在丰邑城内,一锅端掉。但让刘邦没有想到的是攻城开始后,四面城墙上站的都是丰邑的父老乡亲,攻城的士兵大多是丰邑人,他们傻了眼,他们哪肯攻城,头目也不敢攻城!那站在城墙上守城的都是自己的亲人。不是自己的父母,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哪敢对自己的亲人动刀枪?

刘邦也傻了眼。刘邦没有想到雍齿有这样一手,这让刘邦措手不及!

刘邦站在城墙不远处,气愤地喊道:“让雍齿出来见老子!老子这么信任他,派他带兵驻守丰邑,防守老营,他却背着我投降魏人,难道是这样做人的吗?”

城墙上的人说:“沛公,你不要发火,雍齿说,对不起你,不敢与你对话。你要是攻城,他也不抵抗。城功破后,他甘愿受死。”

刘邦听了,更加气愤。刘邦吼道:“他雍齿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以为我不敢攻城吗?”

城上的人又喊话:“雍齿说,沛公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N况城墙上站的是一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只要沛公攻城,城墙即刻可破。他雍齿会负荆请罪,自刎于东门。”

刘邦傻傻的望着城墙上手无寸铁的相亲,一筹莫展。刘邦知道,他的士兵都是丰邑人,城墙上站的都是他们的亲人,他们是不会动手杀自己亲人的。刘邦不能下命令,就是下命令,这些士兵也不会攻城,那反而是自取其辱。

刘邦思考了一会,改变了主意。刘邦对城墙上的父老乡亲喊话:“各位乡亲,你们是我的亲人,是我士兵的亲人。我、和我的士兵绝不会伤害你们,请你们离开城墙,不要为雍齿守城。雍齿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不值得各位乡亲为他守城。”

城墙上的人也回话说:“雍齿是不是背信弃义的小人,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在雍齿驻守丰邑这几个月里,他开仓放粮,救济我们穷人,让我们穷人没有饿死。就为这一点,我们也要舍了性命为雍齿守城。”

刘邦听后,肺都气炸了!刘邦没有想到丰邑的父老乡亲居然向着雍齿,背叛他刘邦。

城墙上来了一群人,这一群人都是丰邑的名流。其中一人对刘邦喊话:“刘季,你听着,丰邑是你的出生地,站在这城墙上的都是邻里乡亲,你怎么忍心伤害你的亲人呢?他们来到城墙上是自愿的,没有人逼迫他们。你知道的,伯夷和姜子牙都是古代的两位贤人,纣王是个十足的暴君。伯夷为了逃避纣王,躲到渤海,后来听说西周文王兴旺起来,便说‘回去吧!西周文王是一个懂得尊敬老人的明君!’圣人孟子听说这件事后感叹说,‘这些老人一心归顺文王,他们的儿子又会跑到哪里去呢?’自古以来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首先是懂得尊敬老人,这一点,你做得到吗?这一点,你做不到,攻破了丰邑,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之所以自愿地站在城墙上来,就是因为雍齿在丰邑驻军的几个月来,给丰邑带来了太平。我们愿意过这种太平生活,我们害怕失去这种太平生活,更害怕有人来夺走我们这种太平生活!刘季,天下大得很,有本事,哪里都可以成就伟业,你何故要惦记这巴掌大的丰邑呢?”

刘邦无言以对!

曹参过来了!

曹参说:“我们撤兵吧,这样长期对峙,没有意义。时间长了,军心还会受到影响。”

刘邦望着曹参,转眼又望着城墙上那些手无寸铁的相亲,脸涨得通红,一口气没有接上来,晕了过去!

曹参没有声张,悄悄地背着刘邦离开了丰邑城。樊哙等带着军队陆续撤离了丰邑。

一个月不到,刘邦接连丢失方与、胡陵,丰邑等三座城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三晚三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