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西汉女人 > 西汉女人最新目录

第十六章 三晚三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直摇头!

吕公继续说:“还有第三点。现在秦二世命令少府章邯带领赦免的骊山服役刑徒、奴隶之子、士兵几十万,来势汹汹,陈胜的起义军被打得七零八落,起义军与起义军之间也不和。再说沛公,起义一年多了,仅有三千多士兵,其影响也仅仅是在沛县一带。这与陈胜起义军相比,人家步兵数万,占领了赵国、燕国、齐国等大部分土地,最后也被秦人打得落花流水。沛公想,您这三千兵马,能是秦人的对手吗?

况且,沛公和陈王一样,也面临分裂的危险,沛公这般境地,就是雍齿分裂造成的。从秦人的世道到起义军的困局,再到沛公的惨状,这三者对照起来看:我们可以知道秦人的实力还很强大,陈王都不是秦人的对手,沛公仅有三千人马能撼动秦人的天下吗?”

吕公纵论天下,让刘邦一下子冷静下来!

吕公继续说:“俗话说,虎死不倒威!饿死的骆驼也比马大!秦人的天下虽然很糟糕,但他当年虎虎生风的气势犹存;秦人的天下虽然满目苍夷,但因其地盘大、势力大,也不是三天两早晨可以被推翻的,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刘邦触动很大,问吕公:“我们应该怎么办?”

吕公说:“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只因为你身体状况不太好,不宜于久说话,我们明天再谈这个问题。”说完,吕公离开了刘邦。

第二天晚上,吕公又过来了。这天晚上,吕公只谈了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借于物也!”

吕公对刘邦说:“有一种植物,叫爬山虎,是藤类。按理,这种植物应该都是铺在地上生长,因为它的茎不足以支撑它朝上生长,而爬上虎这种植物偏偏是有个向上生长的个性。那怎么办呢?它就依托其它事物往上生长。有的地方,满面墙上都长满了爬山虎。爬山虎本来是依托墙体向上生长的,结果,人们只见爬山虎,不见了支撑爬山虎向上生长的墙体。君子性非异也,善借于物也!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你要开创一个新天地,就必须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依托周围强大有力的环境,来支撑自己的事业。

爬山虎的茎是柔软的,它能伸能屈。柔软是它的本性,能伸能屈是它的精神。做人也要揣摩这些,不能过分地显示自己的强大,要善于示弱。要能忍让。但又要不失本性。有一股韧劲,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这段话,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明确地点名了柔弱与坚强的关系。人要显示坚强,这就是死亡的征兆;人要显示柔弱,这是新生的象征。柔弱者要获得新生,就要凭坚强的外物支撑自己。所以老子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我们观察一株大树,强大的枝干支撑着柔弱的树枝。他的生命力都显示在柔弱的树枝上,相反,那强大的树干是一副干枯的样子。所以,在这弱柔强食的世道里,我们要‘善借于物’。”

吕公说完,刘邦又问:“我也知道凭我手上的三千人马,是无法开创新局面的,只是我没有想过要利用外界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发展,您能不能按照当前的世道,告诉我,应该投向谁?”

吕公说:“这个问题,我一时还不能明确答复沛公,因为在这个世道上,强弱之间还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前几天,陈王的起义军还风势强劲,却被章邯剿灭了。我们起义之初,三战三捷,也是顺风顺水时,却被周市、雍齿联合起来折腾了一下,连丢三城,便显得处境艰难。所以,这个阶段的起义军还处在变化状态,强弱之间还无法判断。不过,我们可以从发展趋势上来选择。”

刘邦问:“依据您的这两个条件,我们当作如何选择?”

吕公说:“依据发展趋势看,我认为可以把项梁、项羽叔侄俩的起义军作为一个观察对象,依据人心向背这一条,我们还可以把六国后裔的起义军作为一个观察对象。”

刘邦问:“能不能把这两点同时放在一个观察对象上选择?”

吕公说:“这样做,近阶段还有一定的困难。项梁、项羽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发展趋势好,但是他们没有利用各种外界力量来支撑自己,只是一味地倚仗他们自身的军事才能向外扩张。六国后裔们有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力在本国内部。六国的百姓都不想亡国,当亡国奴。都有心恢复自己的国家,但这六国后裔们又都是一群锦衣玉食惯了的寄生虫。他们自身缺乏打拼精神。所以说,近阶段把这两者集中在某一个对象上来观察,有点难度。”

刘邦听后不言语。

吕公又说:“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太性急。我们得有耐心去观察世道,观察世道的发展变化,然后适时地加以利用。”

刘邦说:“那我们就先冷静地观察一个阶段再做决策。”

吕公说:“是这样的!”

刘邦说:“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明晚,我们再接着聊!”

吕公点点头,走出了房间。

第三个晚上,吕公与刘邦主要讲带兵作战的问题。围绕“善士者,不武”这句话展开。

吕公说:“上一晚上,我们主要谈‘君子性非异也,善借于物也’,这主要是从大势下如何发展这个角度展开。这个晚上,我主要讲具体环境下,我们应当怎样做。上一个晚上,是讲战略问题;今晚,我主要讲战术问题。

以后,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都是带兵打仗。带兵打仗,分带兵与打仗两个方面。这里先谈打仗。

如何打仗?孙子说得很多!

《孙子兵法》第一篇就说,‘兵者,诡道也!’打仗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正因为神秘,所以就要玩些手段。

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有利的可以引诱它,混乱的可以夺取它,坚实的可以戒备它,强盛可以避开它,气势很盛可以骚扰它,轻视的可以骄纵它,隐逸的可以劳累它,亲近的可以离间它。攻它无防备处,出击在它不留意时。如此制胜方案,不可事先传出去也。

老子说,‘以奇用兵’,这两位智者,对打仗的看法是一致的。

孙子还说,‘上兵伐谋,其次伐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