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西汉女人 > 西汉女人最新目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叔孙通为吕后支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当今天子只能姓刘!”

叔孙通也有些激动,说:“吕后临朝称制,代行天子事,并没有改变天下姓刘的状况,当今天子仍然是刘氏子孙,怎么是一派胡言呢?”

王陵又质问说:“当时的秦国,只不过是一个诸侯国,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治理并不难。我们天下又多大,这不是秦国这样的诸侯国能比拟的,治理这样打的天下,不是什么人都有办法治理好的!”

叔孙通说:“只有有能力,不在国家大小。想吕后这样的杰出人物,再大的天下,吕后也能治理好!”

王陵又质问:“叔孙博士,我还有一点不明白。秦宣太后是替儿子临朝称制,所以称‘太后’,如果吕后效法秦宣太后,是替孙子临朝称制,那怎么称呼?是称‘太后’呢,还是称‘太皇太后’呢?”

安国侯、右丞相王陵这一质问,叔孙通有些始料未及,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僵硬在那里!

吕后心中也咯噔一下,凉了半截!

审食其望着安国侯王陵,心里骂道:“不识时务的家伙,故意出来搅局!我看你是活糊涂了!”

全场一片鸦雀无声,都在看叔孙通如何应对?

叔孙通平时宽衣博带,道貌岸然,一副深不可测的老学究样子不见了,头上渗出了汗珠!

吕后愁眉苦脸,一时盯着王陵,一时又转而望着张良。

审食其有些沉不住气,想站出来辩白,却又没有语言驳斥王陵的言论,偷偷地叹气!

这时,张良不慌不忙地站出来了!

张良的出列,让所有的官员吃惊!

因为张良在这样的朝廷大会上是从来不出列的,更何况在这种有人搅局的情况下!

张良帮腔说:“吕后临朝称制,代行天子事,仍以皇太后相称;张嫣则不称太后,可称孝惠皇后。”

张良这段话,没有半点依据。但听众却明白了,张良这样的人物站出来替吕后站台,大局已定!

众官员立即附议,认为这样称呼很适合当今的具体情况。于是立即册立刘恭为皇帝,史称前少帝。因为刘恭年幼,便由吕后临朝称制,并仍称皇太后,代行天子事。

之后,在陈平、周勃等功臣的倡议下,吕后让他的两个侄子掌控南北两军军权后,安定了京城,巩固了权力,心里有了底气,当然做事越发老练。

为了取悦功臣,稳定政局,吕后也学刘邦剖符作誓,立

丹书铁契,存入金匮石室,藏在宗庙的那一套。

吕后二年春,下诏说:“高皇帝统一天下,对各功臣都分赐采邑与列侯之位,万民大安,同受恩泽与美德。朕考虑到年代久远而功名会被湮没,无以尊崇大义,传之后世。现在朕想以功的高下为先后次序,将功劳簿藏于高皇帝的祠庙之中,代代相传,其子孙世袭其功位,请丞相与列侯共同提出议案上报。”

陈平以为表忠心的机会来了,立即上奏:“臣与绛侯周勃、曲周侯郦商、阴侯灌婴、安国侯王陵等共议,列侯蒙恩得赏租俸与食邑,陛下又格外加恩,以功劳高下定等级,臣等请将功劳簿藏于高庙。”

政局稳定后,吕后准备向官僚体系开刀。

吕后这时想起了刘邦临终前给她安排的三位辅政大臣,吕后知道,自己要想有作为,必须了解、掌握这三位辅正大臣的真实想法。只有得到这三位辅政大臣的配合,自己做事情才会得心应手。由此,吕后想测试这三位辅政大臣对她的忠心。

吕后特别想测试的是王陵!

因为王陵那天朝廷大会上质疑叔孙通的那一番话,让吕后不自在!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气走王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