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都是赵王的镜子,可以用他们来照照自己,切莫消磨了自己的时光!”
赵王刘恢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也想与吕氏家族虚与委蛇,但是我做不到!我想与他们斗,我现在连人身自由都没有,我怎么与他们斗!我真的很窝囊!我原来以为自己是高皇帝的皇子,我怕谁!现在我知道,在当今这个世道,是吕后当家。有吕后当家,我什么都不是!”
太监说:“赵王应该振作精神,不要把女人的事情看得太真!”
赵王刘恢说:“我就是想见我原来的那个女人,可是,我却不知道我原来的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你能帮我找到我原来的那个女人吗?”
太监由此知道赵王已经不可救药了,于是说:“我尽量帮赵王打听,一有消息,我就找机会告诉赵王!”
后来,这个太监再也没有来见赵王刘恢了!赵王刘恢这些乖张行为,让吕产的女儿很气愤,用药毒死了赵王刘恢的女人。
之后,吕产的女儿告诉赵王刘恢说:“赵王不是想见你原来的那个女人吗?我带赵王去见那个女人!”
赵王刘恢在吕产女儿的带领下,见到那个女人!
赵王刘恢见到的那个女人是躺在一块木板上,已经四肢僵硬!
赵王刘恢不顾一切地扑到那个女人身上,嚎啕大哭!
几天之后,赵王刘恢绝食自尽了!
吕后得知这个消息,认为赵王刘恢为了一个女人背弃了宗庙的礼教,遂废其国,绝其王位的继承。
我们暂且不谈吕后对赵王刘恢的处置是否恰当,我们先来说赵王刘恢为了一个女人去死值不值得!
站在爱情至上的角度看,赵王刘恢为自己深爱的女人去死,是了不起的,是值得歌颂的;站在人性平等,关爱生命这个角度看,赵王刘恢为了一个女人去死也是高尚的,值得人敬仰!
站在吕后的角度看,吕后对赵王刘恢的死感到愤怒,感到不齿,吕后为什么这样想?
吕后是站在封建皇权的角度看,是站在维护皇家的尊严来看!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吕后的观点、立场为我们所不齿、所唾弃。赵王刘恢的所作所为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
不过,我们站在赵王刘恢当时所处的角度看,赵王刘恢为妻妾去死,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遣苦闷,没有能力,没有勇气表达对吕后的不满与反抗!
站在当时的背景下看赵王刘恢,他很悲哀!
赵王刘恢的死,是吕后没有想到的!
赵王刘恢死的理由与方式也是吕后没有想到的!
从赵王刘友到赵王刘恢,都是死在女人上,吕后很不理解。一个诸侯王不励精图治、振兴国家,却成天在女人身上消费,吕后为这些皇子感到可耻,对这些皇子的所作所为也感到失望!
吕后想,自己将吕刘联姻,本意是促成吕刘两姓和睦、团结,拧成一股绳,共同治理好刘邦开创的事业,没有想到刘氏子孙不领情、不买账,想着法子反抗?
吕后对此十分不理解,反省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事实让吕后明白,吕刘两家水火不容!
现在赵王刘恢死了,赵国王位空缺,谁合适做赵国国王呢?
吕后尽管对刘邦的皇子很失望,吕后还是想找一个皇子继续做赵王!
吕后为什么要一直从刘氏子孙中寻找王位继承人呢?
刘邦临终所做的一切,对吕后来说无疑是高悬在头上的利剑。这让吕后既忌讳,又畏惧!吕后尽管之前封了吕台为吕王,她从封吕台为吕王的过程中,看到了反抗,看到了恐惧,如果自己再强行封吕氏子弟为王,不但不能给吕氏家族带来荣耀,反而会给吕氏家族带来风险。这种风险,也许她生前看不到,但在她死后,这种风险一定会酿成吕氏家族的悲剧y于这些,吕后在封吕氏家族为王这一点上很谨慎!
但是,吕后也很纠结!
吕后认为自己对刘姓王无论怎样妥协,他们都不买账。继续册封刘氏子孙为王,会为自己埋下隐患;反过来册封吕氏子弟为王,可是吕氏子弟,后继无人,这让吕后绝望!吕后还感觉到,现在自己也不是从前的自己了,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了,一旦作古,吕氏子弟掌不住舵,给吕氏家族造成的危害更大!
吕后经过反复琢磨。最后决定,应该给少帝安排个好太傅,让太傅控制少帝,以此稳定江山,保障吕氏家族的生命财产安全!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吕产为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