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诡三国 > 诡三国最新目录

第1895章悄立百医,骊寻淳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创,也就是在这一个科目之中。

和后世不同的是,兽医在汉代的地位和其他人类疾病相同,因为牛马等牲畜,在封建农业时代有时候甚至比人命还更重一些……

呃,当然,后世猫狗兽医,也是地位超然。

斐潜对于百医馆的具体职位分布,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调整,依旧是按照周朝古礼,设立了医师、医士,医府,医史,医徒等职位,每一名医师配备医士四人,医府二人,医史二人,医徒十至二十人。

如果对于这些数值没有什么概念的话,大体上可以参照《白色巨塔》当中巡房的场景,基本就可以了……

张云如今也是任百医馆当中的医馆馆正之职,同时兼任疡医医师,此时此刻正背着手,仰头站在百医馆的门匾之下,端详一二,略有些感慨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一声轻笑,逸阳闲情于此,可是有何不妥?

张云听着声音熟悉,回头一看,不由得大惊,连忙上前拜见:不知主公驾到,有失远迎,望主公恕罪!

斐潜笑了笑,示意张云以及医馆两侧的护卫一同都起来,某便装前来,不必正礼。

跟在斐潜一旁的黄旭低声说了一句,主公未去参律、直尹两处,直来于此……

张云一愣,显然很是惊讶,又多几分感动。见张云又欲上前拜谢,斐潜先行将其拉起,说道,此事不可再提,亦不可传,省得参律、直尹言某偏心。哈哈,走走,先进去看看……

百医馆,用的就是一个汉代很常见的三进院落,前院为平常医士等人办公之所,中院作为医师的会议以及主要分科各自理事的场所,后院么,作为馆正和馆丞的办公休憩的地方。

现在只有张云作为馆正,馆丞暂时虚悬,所以后院基本上等同于张云一个人的。

斐潜大体上左右看了看,然后进入了后院之中正厅坐下,说道:人伦传衍,乃家国之重也。今有四科,恐未不足,宜另加妇幼科目,专职专研为上。

张云略微有些迟疑的说道:主公之意是……先前主公有言,百医馆中,以医经,经方为重,略房中、仙术……

斐潜哈哈笑笑,说道:房中是房中,妇幼乃妇幼,不可同日而语。

房中是教人怎么爽,而妇幼则是爽完了怎么痛的问题,不管是过程还是对象,根本不一样。

食色男女,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汉代房中之经,计有八种,一共一百八十六卷,专讲男女生活之中的各种保健方法,这数量,比一般的医学经书都要多。斐潜翻看了一些之后,对于其中的内容,着实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

不显于此处,主要是怕神兽不请自来……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将妇幼归于房中,怕是多半一会儿,就没人去研究妇幼了,就像是后来的封建王朝一样,进贡皇帝的房中术花样翻新,而针对妇幼的研究多少有些止步不前。

除了稳婆。

汉代其实已经有了稳婆这个职业,而且稳婆也是如同医师一般,是传承制,甚至比医师还要吃天赋,毕竟不是谁都能有一双又小又绵又巧的手的……

为了摆脱生孩子要么靠吼,要么靠手的难题,以及生产后遗症,幼儿照料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妇幼科目,还是很有必要单列出来的。

黄月英生产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甚至都不需要稳婆帮忙,一个是因为黄月英当时年龄正好,另外一个是因为黄月英其实日常在内工房之内琢磨这个那个,活动量也挺大。

汉唐女性也还好,宋朝以及宋朝之后,华夏女性有很多都被束缚在阁楼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活动量么,自然是少得可怜,然后再加上整体结婚年龄偏小,因此导致什么生产困难的几乎比比皆是。

稳婆很重要,但是产前和产后也同样重要。

在分娩的过程后,很多古代女性因为细菌经过伤口进入血液,引起产妇的全身血液感染,也就是败血症。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因为感染导致产褥热的致死率是非常吓人的,一旦演化成为败血症,十有八九都是死。

所以斐潜来找张云,就是专门设立这样一个科目,也算是他这样一个穿越者,为了华夏子孙后代的繁衍,多做一份心力。毕竟历史上走过不少的弯路,西方甚至有成立专门的产院,结果因为病菌的问题导致上产院生孝的致死率更高……

对于这个,张云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是既然斐潜特意交代了,也没有什么拒绝的道理,因此应允下来,只不过一时之间,精通于妇科幼儿疾病的医师比较难以寻找,也自然没有合适的首领医师人选。

主公,云倒是想起一人,适合任此科医师职!张云思索了片刻之后,忽然想起一些什么的说道,主公可知雒阳淳于太仓之医?

淳于太仓?斐潜想了想,似乎有些印象,缓缓的点了点头,昔日雒阳之中,确有此医馆,然毁于乱……

张云点头说道:太仓长于调和妇幼,于雒阳之时,便富有盛名。云之前于集市偶遇一人,言骊山之中,有一悬壶之人,曰太仓后裔……云本想过些时日,得了闲暇再往寻探……

斐潜听着,不由得望张云头上看了看,确认一下张云头顶上确实没有什么感叹号之类的东西……

……(??·????·??)????……

几日之后。

骊山。

若是和秦岭山脉比较起来,骊山就是个小不点,但是即便是个小不点,对于斐潜等一行人来说,也依旧是个大家伙。

斐潜摇椅晃的在马背上看着越来越近的骊山群落,心中不无恶意的捉摸着,若是地壳变化没什么太大变动的话,那么在远处有个地方似乎是后世秦皇宫的博物馆的位置,要不要在那里埋个代表穿越者身份的金属或是玉石墩子下去,然后等后世什么人给挖掘出来了,少不得一顿鸡飞狗跳风中凌乱?

骊山群落临近长安之处,是一片水泊。

汉代的气候和后世差异还是挺大的,表现在地理上的植被什么的,也是如此。

沿此泽向东南,便是蓝田……张云指了指方向,然后说道,便言淳于太仓于此泽左近……

汉代没有GPS定位系统,确实是一个问题,要不然发一个位置共享什么的就解决问题了。只不过即便是没有定位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