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诡三国 > 诡三国最新目录

第1927章清剿残余,饮水思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王越呻吟一声,只觉得肩膀和后背疼痛不已,正待挣扎欲起,却见到一个硕大的拳头,带着凸出的青铜铆钉呼啸而至!

咚!

王越顿时眼前一黑,便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 ̄皿 ̄)=○#( ̄#)3 ̄)……

在外有张绣,内有许褚的清剿围堵之下,引发长安昨夜骚乱的这些家伙,便像是田地之内的庄禾一样,被一块块的清理收割,然后再经过巡检郡兵坊丁的梳理,便是一点都逃不出去,颗粒归仓。

昨夜没有兴冲冲跟着去闹事的,早上便庆幸不已,面对巡检喝问检查,也是有问必答,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点的倨傲之色,随后便是咣当一声又关上了房门,打定主意至少十天半个月不出门了!

只不过人类都是真香动物,做出的决定八成都是要改变的,然也就包括在长安城中的这些大小官吏,士族头目。

斐潜已经吃过了早餐,温热的食物祛除了昨夜的寒冷,也让斐潜有精神有体力去面对接下来的事情,面对这注定会是漫长的一天。

街道上已经基本上控制了下来,兵卒沿着街道排开,自然也就将局面定了下来。

当一群人在海水当中游泳的时候,水波浑浊混乱,自然不知道谁身上其实连内裤都没有穿,可当这些人纷纷上了岸之后,自然就将那个没穿内裤的给露了出来。

昨夜一场纷乱也是如此,如果斐潜一开始就去捉拿,那么很可能会误伤很大,而现在等水退下,将鸡头露出来的,自然是有一个抓一个,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错。

同样的,当下在大堂之内的这些家伙,自然也都闭着嘴,一声不吭。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指责斐潜的,甚至连鼓吹什么三思啊,慎重啊的人都没有,因为事实摆在面前,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

更何况还有切肤之痛的,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当场就表演手撕鬼子,嗯,这些暴徒……

比如韦端。

韦端等到几近天明的时候,才找到了他儿子,韦诞。

可惜那个时候的韦诞,已经没有了平日里面潇洒风流的模样,蓬头垢面一脸血污倒是小事,关键是两只手都几乎被砸烂了!手指骨头和手臂骨头都被砸断,而且基本上都是属于那种粉碎性骨折,在汉代的医疗条件之下,基本上是不用考虑什么后续的康复问题了,直接割断了事。

一夜之间,儿子就从一个好端端的书圣传人,当然,这个所谓书圣也是韦氏自己吹的,但是不管怎样,如今韦诞已经成为一个残废,所有仕途都已经离他远去,跟他无缘……

这如何能让韦端不痛不恨?

因此见到了斐潜,第一个主动表示要严惩这些暴徒的,便是韦端。

斐潜看着堂下的林林总总的人,韦杜薛王张,李赵陈卢裴,都基本上是三辅,或是河东的大姓,也都基本上在长安之中有宅院,在这一骚乱暴动之中多少也有受损,或是人,或是物。

长安之水,源于镐池。由经滈水,北注入渭。后开昆明,以饮于内。斐潜缓缓的说道,却让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

这是几个意思?

当下怎么说到镐池和昆明池去了?难道不是应该说一说议一议这些人的事情么?

昔日周文王至此,卜而驻之,开清泉修民居,垦桑田聚圣灵,镐池清澈甘甜,活人无数……斐潜继续说道,然本朝孝武皇帝之时,却开昆明……不知各位,以为何然?

不过斐潜当下的言辞模式,显然很符合朝堂上的标准,或者说士族们的习惯,以事喻人,以古述今,便向来就是士族子弟们的表章谏言的模板,所以很快也就进入了状态,开始琢磨起斐潜讲镐池和昆明池的真正含义来。

主公,前秦之时,镐池尚且足用,然本朝人口多增,便是不足以用了,故而再开新源也……杜畿在一旁拱手说道,主公以考举以替察举,正如镐池用久,水渐浑浊而不堪饮也,便开昆明而续其沣也……

斐潜略微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杜畿,微微点头。此乃其一。

杜畿一诠释,众人自然也就明白了。镐池就像是旧的察举制度,而斐潜现在就在开凿昆明池……

汉代察举制度,已经走向了末路。这是不少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人类的习惯就是如此,当一个很显然,但是很棘手,一时之间或者是一人之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摆在前面的时候,很多人渐渐就会将其忽略,比如环境污染,臭氧层空洞,亦或是嗯……那个啥国足算不算?

毕竟察举的那一套模式大家都熟悉,怎么操作都有流程的,比如之后朝代编撰出来的二十四孝,就基本上集中在春秋汉晋,再往后的除了宋朝两个,北齐一个,隋唐干脆没有没了……

不是说隋唐那个时候的人就不孝了,就没有事例可以说了,而是因为隋唐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强调举孝廉,再怎么强调一个人有多么孝也不能让他升官发财,博取名望,所以自然也没有人特意去做一些离谱的事情来彰显自己的孝了。

而且从实用主义来说,一个人对家中的老人是否孝敬,也只能说明这个人是不是有道德,人品善良与否,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懂得如何处理农桑,懂得训练兵卒,这完全就是不相干,甚至是不能有任何关联的两方面事项,以孝廉来定民生政务的职位,原本就是一个极为不合理的制度。

可是汉代一开始制定了,也就这么用了,即便是到了现在,所有人都觉得不合理,然后斐潜要改,依旧还有人跳出来,说斐潜这样改不合理,不如还用原来的……

一句话,一个事例,就基本上将昨夜的事情给定了性质,同样也标明了斐潜本人的态度,毕竟人离不开水,朝堂也同样是离不开人才。

只不过这才第一个方面的意思?

那么第二个方面呢?

李园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喃喃念了一句,镐池乃旧水,昆明是新源……

斐潜听见了,哈哈一笑,指了指李园说道:此便是其二!然后转过头来对着韦端说道,某还以为休甫定能先明此意,未曾想……

韦端连忙下拜说道:臣……臣心中悲切,混沌不堪,一时未能明达主公之意,有罪,有罪……

斐潜摆摆手,说道:今有设参律,明日亦有立理藩,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能者上,庸者下,乃合天地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