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诡三国 > 诡三国最新目录

第1955章窘迫幽州,遗留问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住的指指点点,久久沉吟,最后只能浩然长叹。

某之兵马,依旧不足啊……曹操叹息道,骠骑人马,确实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尤其是骑兵……

经过和斐潜的一战,曹操对于骑兵的理解也仿佛更提升了一个层次。原本以为自家的骑兵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和斐潜麾下的一比较,似乎又差了一些。斐潜的骑兵,胆子更大,性子更泼,撒得更远一些,跑得更快一些,似乎还可以整日都在马上坐卧起息一般,简直比胡人还要更胡人一些。

曹操原本以为只是差一点,差一些而已,但是现在才意识到,他的骑兵,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些,最终的结果就是和斐潜的骑兵差距了好大一截。

还有就是装备上的差距……

那些闪耀着寒芒,在阳光之下,也是会让人感觉到透体生寒的武器装备。

壕哥的能力,古今中外都是让人无奈。

精良的装备加上精锐的兵卒,这在冷兵器时代,几乎就是几近于无解的存在。

而这一切,都成为了当下曹操眼前的阻碍。

因此幽州很重要,非常重要,不仅是冀州北大门,更是练兵场,虽然不见得可以如同当年公孙瓒一样再次训练出一个什么白马义从来,但是逐渐的让自家的骑兵追赶上骠骑麾下的那些骑兵,也是需要这么一块区域来保证的。

但是幽州很困难,非常窘迫,比曹操原先预料的还要更穷,更差。

袁熙袁显奕……曹操磨着牙,这显然要算在袁熙的头上,但是现在即便是将袁熙砍头,也不可能立刻改变幽州的问题,更何况袁熙还有用,也还杀不得。

因此曹操只能是亲自来擦袁熙的屁股。

对于曹纯上报的情报,曹操很犹豫,因为他理解曹纯对于那个新发现骠骑之下赵云的商队的想法,毕竟斐潜的商队一般价值几何,曹操也是心知肚明,如果真的能够搞上几次,那么多少也可以暂时缓解幽州的窘迫。

但是曹操觉得,这个商队似乎有些问题,有一种阴谋的味道,虽然这个和骠骑斐潜的习惯不太相符,但是曹操闻到了这种气息,因此曹操思考再三,然后给曹纯派出紧急的信使,表示让曹纯暂且忍耐,不要妄动,以免中了圈套,同时也表示会让冀州尽量抽调粮草,转运至幽州,以解幽州匮乏……

从河北冀州转运幽州,大体上都是走陆地的,但是也要经过三条河流,一条是漳水,一条泒水,一条巨马水。

后世许多人只是知道界桥之战,但是却不知道还有个巨马水之战。当年袁绍在界桥之战后派崔巨业领兵围故安,久攻不下,粮尽之时不得不撤退,结果被公孙瓒派三万人追击,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杀七八千人。其后公孙瓒乘胜追击至平原,也才有了刘备平原令……

当然,这个巨马水的胜利,也是造成了公孙瓒后来在易京拒不出战的根由之一,毕竟袁绍久攻不下之后咬尾追杀尝到了甜头,之后自然是觉得还可以再来一次,却没想到袁绍已经换了姿势。

如今,巨马水。

桥断了。

原本这里有一个石桥,但是年久失修,然后就断了。

在河畔上,几十名的民夫如同蚂蚁一样劳碌着,一座浮桥的雏形略微有了些形状。当然,距离成型,显然还需要很多时间。

曹操派往幽州的信使就被卡在了这里。

船!速调船来!传令的信使跳下战马,满头大汗的在河岸上大吼,何人主事?

近处的一些民夫停下了手头上的事情,像是呆头鹅一样看着传令信使,一动不动,而远处的民夫依旧还在那边或是敲打木桩,或是夯土,呼喊声和敲击声此起彼伏。

何人主事?信使继续大喝道,见没有人反应,不由得上前抓住了一个民夫,瞪着眼珠子,何人主事?

河里,河里咋咧?煮个啥?啥煮了?民夫哆嗦着,俺啥也不懂……

信使放缓了语调,尽可能的不用豫州口音,贴近了冀州这里的声调,问了民夫,民夫才恍然大悟,然后指着前方的一个方向。

信使立刻上马急奔到了前面,然后左右寻找,找到了站在河边督促工作的官吏,速调船来!某要过河!

督促造浮桥的官吏愁眉苦脸,回禀上官,这里……没有船……

信使不相信,指着官吏吼道:如此要道,怎会无船?汝若有意阻碍于某,当为阻扰军情之罪!速调船来,送某过河!

官吏连连作揖,说道:上官此言差矣,小的怎敢阻扰?是真没船了……之前运送粮草,都调走了,一艘都没剩下啊……

呃……信使愣了一下。

如果说是官吏有意不调船,自然是这个官吏阻扰军情,但是如果真的是船都被调走了,那么也就不是这个官吏能力范围,当然也不能说是这个官吏的错。

渔船!渔船也成!周边可有渔户,找个渔船来也行!信使大声说道。

官吏腰弯得都快贴到地面上了,启禀上官啊,这里……这里百里无人烟,何……何来什么渔船啊……

袁绍和公孙瓒连番大战,不仅仅是滚皱了床单,也破坏了原本的生态,处在交战区域内的百姓早就要么被抓壮丁,要么死了,怎么可能还能在野外逍遥生存,甚至打造渔船来下河捕鱼?

某要过河!信使无奈,一把抓住了官吏,某!要!过S!!

官吏哆嗦着说道:上官若是急切……不如……泅过去?

信使咬着牙,眼珠子转了几下,最终恶狠狠的说道:何处水浅?

即便是在后世,也有很多人是旱鸭子,下水就沉,更不用说长期居住在豫州的信使了,但是传递军情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超出时间,轻者罚,重者斩,所以当下也就只有泅过去了,虽然说冬日里面水位会低一些,但是同样的,冬日里面水也冰寒啊……

即便是能游过去,也是没有时间来烤火啊,更衣啊,亦或是找个地方修整啊,必须接着赶路,然后再在马背上冷风这么一吹,这条命也就几乎是交代了,能不能活下来,就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风寒,在汉代,几乎就是绝症。

信使咬着牙,忍着心中对于水的恐惧,将外袍脱下,然后再将竹筒包在外袍之中,没有油布,只能是借了官吏送过来的麻布再包了一层,悬挂在马脖子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