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下来的……斐潜说道,就像是我们……如果我们说,我们不愿意继续往前走了,然后让给其他人……即便是这个人愿意放过我们,但是其余的人呢?愿意改成听从这个人的号令么?然后这个人需要服众,又会怎么做?所以,不管是我们,还是曹孙两家,亦或是刘荆州……走到今天,都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
所以……斐潜转头看了看黄月英,又转过头看了看蔡琰,现在你们明白了么?
黄月英撇了一下嘴,说道:知道了……我还以为今天你是真心想要带我们出来踏青的,结果……嗨!黄月英甩开了斐潜的手,然后朝着蔡琰伸出手去,蔡博士,我们别理这家伙了,真是,连我们出来玩都要算计……走走走,不理他……
斐潜松开了蔡琰的手,微微点头,然后微笑着,看着黄月英和蔡琰两个人牵着手,迎向了奔来的斐蓁,然后两大一小不知道说了一些什么,便又是手拉手,往一旁的溪水边而去……
斐潜笑着,然后转头看向了南方荆州的方向,脸上的笑意依旧维持着。想必这两天,陈群和鲁肃必然有过交锋了,反正这个事情,急得是曹孙,斐潜一点都不急,而不急的人,往往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YYa!!……
太兴四年,元月下。
有另外一批人也开始着急了起来……
中原大地要逐渐进入天蓝地碧万木葱茏的大好时节,但是在大漠深处,却依旧是一派草枯木萎,料峭阴霾的残冬景色。
从极北区域而来的寒风,驻留不走,虽然比不上寒冬腊月里面的那种残暴横行,但是依旧让人不敢轻易的去招惹。
在这一眼望不见尽头的荒凉之地,寒风呼啸着,吹低了草,刮弯了树,卷着败草和尘沙,呜呜地不停呼号着,惨淡的白日头驻留在在漠漠溟溟的天穹之上,就像是被寒风强行要了十几次的样子。
残雪时不时星星点点的被风卷起一些,随着风紧一阵松一阵地转换地方。铅灰色的云块被不甘心的驱赶着,缓缓地移动。
远处的乌云和天边连在了一起,分不清楚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哪里是可以前往的方向……
这是丁零之地。贝加尔湖附近。
丁零原本是打铁的声音,是属于匈奴的打铁人,然后鲜卑叫这些人为敕勒人,又因为这些丁零人习惯用车轮很大的车辆,所以也被称之为高车。
历史上,三国期间,丁零部落又一次巨大的分裂,其中,天气的原因,恐怕多少有起到一些决定性的因素。
唉……一名丁零人手中攥着一把刚刚从外面拔出来的枯草,放在了自己的面前,如果按照往年时分,现在应该是该新草生长了,可是……你们看,这草根……
大帐里面坐着的,都是丁零头目。丁零部落依旧是古老的部落议会模式。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了枯草上。
虽然在座的都是头目,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对于草原很熟悉,对于眼前的枯草,甚至不需要拿到近前细看,但看那破败的草叶片还有黑色腐烂的草根,他们就知道这个草即便是天气转暖,也不可能重新生长了,因为根已经烂了。
野草一般是多年生的,只要地下的根还在,即便是野火烧光了,第二年也会重新长出来,但是一旦草根烂了,那就没救了。
在片刻的沉寂之后,众人忍不住就开始唧唧咋咋的开始表示自己的看法。
要在大漠里面生存,一个是要有水源,一个是要有草地,而牛羊就像是游牧民族的庄稼,一年又一年,这些是他们活下去的必要条件,而现在,水源么,依旧还在,但是草地若是没了,又或是减少了,那同样也是灾难。
许多人脑海当中都蹦出了迁徙这两个字,但是即便是后世各种漂,要搬一次家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举族迁徙?
更何况,南边许多好的草场都是在鲜卑人的手中……
草场就像是华夏农耕民族的家园一样,没有人会轻易的让出家园,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拱手让给他人,所以,在迁徙这两个字蹦出来之后,紧跟着,另外的一个可怕的想法就陡然跳出来!
历史上,鲜卑的衰落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直至拓跋氏崛起,形成柔然部落之后,鲜卑才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现在么……
汉人……汉人说的……是真的么?有人低声说道。
丁零和汉朝,并非完全隔绝。早在秦汉时期,丁零和其他几个民族因不堪匈奴的掳掠和残酷压迫,曾联合起来对付匈奴。
西汉宣帝本始二年的时候,丁零和乌桓就曾经向匈奴进攻,沉重地打击了匈奴。
在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丁零和鲜卑、西域各族,与南匈奴一起,打败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
所以,现在,只不过换了一个目标而已。
据说,乌桓人……大帐左边的有人开口了,已经和汉人合作了……在幽州北部,有了新的,很大的一片草场……
乌桓人……
哜哜嘈嘈……
顿时又引发了一阵的议论。
乌桓人和丁零人有些相似,都是在匈奴压迫之下被迫反抗的,然后同样被曾经的盟友鲜卑再次欺压的,而现在乌桓人先行的一步,似乎也给丁零人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刹那之间,大帐之内的丁零头人脑海里面就闪出了一个念头来,难道说曾经在大漠之中联手驱逐匈奴的一幕,如今换了一个主角之后,便要再一次的上演?
坐在上首的丁零头领沉默着,并没有轻易发言,不是因为丁零头领对于当前形势不屑一顾,也不是没将现在的变化放在心上,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在十几年前,或者是在几年前,汉人的表现,相差很大……
几乎是所有在大漠当中的游牧民族的共识,汉人么,人多。而在游牧民族心中的观念里面,人多就等同于战斗力,所以人多的部落一般不好惹。因为秦朝的人是好战的,汉代么,甚至在东汉初期也是很好强的,所以大漠当中的人对于一个敢正面和当时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对肛的汉民族,还是心中多少有些忌惮。
直至五胡乱华之后,甚至更往后一些,大漠里面的游牧民族对于华夏农耕民族的观念,才渐渐的有所转变……
所以现在丁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