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笑道:再得三五日,便可下地慢行,但仍不可用力过甚,以免伤口迸裂……
患者夫妇千恩万谢不提。
当然,要完全好起来,十天时间肯定是不行,但是现在来看,至少一条命是华佗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了。
流民部落之中,有老者让人提了些山上采集的干果菌菇之类的东西,来感谢华佗,华佗推辞一番,也就让徒弟收了,装在草药筐中,往回走。
师傅,真好,又救活了一个……
华佗徒弟蹦蹦跳跳,很是开心。
华佗点点头,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了看,想了想,然后说道:等道路上的雪完全化了……我想去长安看看……
什么?去长安,好啊,好啊!徒弟更是兴奋。
华佗不由得笑着说道:你这小兔崽子,你就不问问为什么要去长安么?
呃……师傅为什么要去长安啊?徒弟问道。
华佗哈哈笑着,然后仰着头往前就走:哼,不告诉你!
徒弟顿时呆住了,然后看着华佗在前面走,不由得跺了跺脚,不过很快也就同样笑了起来,跟在华佗的脚步后面,一前一后,向前走去……
……(′^w^`)ヾ(^▽^ヾ)……
穹庐苍苍,荒野茫茫,白云悠悠。
一彪人马紧紧追随着一柄鹿头旗,沿着已经破冰流淌的无名河向下游策马而去。
丁零人崇拜白狼苍鹿,严格来说,大漠里面的人大多数都是崇拜这些。因为大漠之中,也就是这些大一些的动物常见,狼凶狠,鹿灵动,所以也自然成为崇拜的对象。同时也比较少有崇拜羊和马的,因为羊是用来吃,马是用来骑的……
丁零头领并没有在队列之中,而是羁着战马立在河岸边上,一面注视着队伍前进,一面仔细地听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兵卒汇报前面的最新情况。
那名斥候兵卒带马都是跑得浑身热汗淋漓,甚至看得到在头顶上有些热气蒸腾,双手拽着缰绳在马背上喘息说道:大头领,汉人的那个什么骠骑人马已经向西去了。
向西?丁零头领仰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似乎是在以此来辨认方向,旋即用手往西边一指,你确定他们往西边去了?
斥候点头道:是的,马蹄印记和尸首的血迹都朝向那一边……
汉人有多少人?丁零头人问道,有交手么?
不知道。看样子似乎并不是很多……斥候说道,但是汉人的踪迹很奇怪……似乎是带着车……有像是车的轨迹,但是又不太像……
带着车?再这样的路上?丁零头人看了看斥候。
斥候迟疑的点了点头,有些像……
好了,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休息……丁零头领说道,然后皱起眉头,再次确认的看了看地面,喃喃自语道,这种地面,还能走车?
大头领,为什么我们要追出来?这些人难道是另外一拨的汉人么?在丁零头领身边的护卫有些不解的问道。护卫一直都是跟着大头领的,所以有一些事情护卫自然也是清楚,只不过不明白为什么大头领之前说了有可能会和这个什么骠骑合作,却要截杀这个骠骑的斥候小队。
丁零头领呵呵笑了笑,说道:草原上的狼,是怎样确定强弱次序的?是靠嘴巴吼两声么?去传令,跟下去,找到这些汉人!
草原之上,弱肉强食。
谁强谁弱自然不是只靠一张嘴,几句话,就能确定下来的,丁零头领知道汉人变强了,但是有多强,值不值得自己压上一注,当然需要先掂量一下分量。同时,和这些汉人斥候兵卒交手,也可以反过来取信于鲜卑人……
原先丁零头领的计划,但是见到了步度根似乎依旧那么多人的时候,难免心中也有些迟疑,就像是四九看见光头强,似乎也还是铮明瓦亮的,所以他必须亲眼看一看,掂量一下。
同样也在观察和掂量的,不仅是丁零的头人,还有公孙度。
在这个时间阶段上,公孙度在玄菟郡。
玄菟,这两个字,多少有一些怪怪的味道,然而这个味道,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是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立,属于西汉关外四郡之首。
第二代,是公元前1年,玄菟郡西迁至后世吉林东部。
第三代,是公元107年,玄菟郡又再次迁移,到了后世沈阳境内。
然后玄菟郡一直到了到公元404年,玄菟郡才被高句丽偷偷的给吞并了,然后也成为了后世棒子自称所谓全宇宙至强之国的发源地……
在三国游戏之中,公孙瓒么,还算是可以用一用,但是对其他的公孙一家子,比如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等等,一般来说都是当成土鸡瓦狗一般,顶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都懒得看的那种。
可是,认真看看史书,可以发现,公孙一家,居然占据辽东将近50年,从190年一直到了238年。别看打不过曹操和司马懿,但公孙这些看不上眼的废材一家,却能打那些后世很凶悍的黑山白水的少数民族哀哀乱叫。
黑山白水之间,不仅仅只有高句丽一族。
公孙度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甚至比公孙瓒的野心都大。
因为公孙度觉得自己公孙这个姓氏,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是最为高贵,最为纯粹的华夏血统。
春秋时,诸侯都喜欢自称公,他们的儿子便称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公,公子,公孙,都是贵族。
还有一个说法,公孙氏来自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所以公孙度觉得自己出身高贵,这一点,有错么?因此公孙度处处都强调自己的传承,血脉,甚至隐晦的表示自己的血脉比什么姓刘的都要高级……
但是就像是大多数自傲的人,都藏着些自卑一样,公孙度的血脉传承么,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公孙度的父亲叫公孙延,原来在辽东郡,因为逃官避吏,公孙延才带着儿子公孙度,北上到玄菟郡。
所谓逃官避吏,不是所谓大儒举征不就,而是逃避狱吏的追捕……
这说明,公孙延当时肯定是犯事了,而且事情还不小。。
幸运的是,公孙延父子遇到贵人——玄菟郡太守公孙琙。
一笔写不出两个公孙,更巧的是,公孙琙有个儿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