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诡三国 > 诡三国最新目录

第1993章 胜者不胜,败者不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文章之中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实指。

历史上的时候,诸葛当年在荆襄也是混了很长时间,所以有些名头理所当然,而刘备当时在一个迫切需要得到士族支持的窘迫境地之中,频繁的探访荆州那些在野或是半在野的贤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样,诸葛亮当时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在平均年龄基本上都是四十左右的汉代,诸葛亮确实也没有多少时间继续玩种田游戏了。甚至建功立业的愿望比起一般人可能还要更加的迫切,因此才会在刘表当时刚死,刘备还惦记着自己名声的时候,诸葛亮就建议拆牌坊了……

现在,刘表显然并不能像是历史上坚持那么长时间,但是面对着同样一个事情,白萝卜版本的诸葛亮似乎也选择了同样的事情,建议让斐潜去替代刘表的位置,维护荆州的稳定。

历史上刘备是不是真心在意牌坊,斐潜也不完全清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刘备当时没有那个实力去按住荆州内外活蹦乱跳的家伙,而现在的斐潜若说是真想要弹压,多少还是压得住的,只不过是付出和收获会很不相匹配罢了。

历史上刘备得了荆州,那是事业的开端,现在斐潜去获取荆州,那就是事业的累赘……

斐潜倒是不在意牌坊的问题,他只是纯粹的站在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之前诸葛亮的建议,让他替代刘表入主荆州,在战略角度来说,着实有些弊大于利,但是在情感角度来说,斐潜又不能表现得那么残酷,毕竟斐潜在荆州多少也是有些联系的,一些基本盘面,不能说丢就给丢了。

所以只能是像是大多数竞技比赛一样,先保平,再求胜,别搞莽一波。

庞统也是下场比赛的其中一员,所以他能理解。

诸葛亮则是观众,虽然理解,但不一定愿意接受。

毕竟现在诸葛亮和庞统有些不一样。

庞氏现在和黄氏,已经主要将产业转移到了宛城一带,即便是荆州分裂,亦或是陷入战乱之中,实际上对于荆州北部南阳宛城这一带,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不至于影响太大,所以庞统对于荆州是否完整,以及荆州归属问题等等并不会有什么必须要这样,或是要那样的想法,比较容易接受斐潜以整体战略为考量的思维模式。

所以庞统说,他没问题。

但是诸葛亮有问题。曹操搞了诸葛原本故乡,现在又来搞诸葛第二故乡,也不怪诸葛一生曹黑,死命也要掐着曹氏揍。斐潜可不想没做好诸葛亮的工作,然后诸葛亮觉得斐潜这个人无情冷酷无理取闹……

春秋战国之时,晋楚有三战……斐潜缓缓的说道,然后看了看白萝卜头,然后才继续说道,战之胜者,不为胜,战之败者,不为败,孔明以为然否?

诸葛亮略微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说道:然也。将军所言甚是。

孔明且言之。斐潜说道。

诸葛亮声音清亮:春秋之时,周王衰微,诸侯互伐,礼尽废也。之时,楚国势强,兵马多盛,欲图中原,必然北上。晋文公临政,励精图治,亦欲重振晋国之威,故晋楚之争,乃必战之。

斐潜微微点头。

晋楚首战,乃于城濮。诸葛亮继续说道,晋军以少而胜多,以简而胜繁,以退而胜进,以专而胜分,故而一战而定霸主之位也……

诸葛亮看了一眼斐潜,然后说道:城濮之战后,晋文公于践土建行宫,尊襄王而献虏,虽说得封于侯伯,聚而盟约,然……故而,胜战而不为胜也……

邲之战,亦如是。晋军之帅,虽知不可以战,然战之……诸葛亮显然对于这些事情非常熟悉,说的时候如数家珍,临战之时,晋军无力驾驭跋扈之将,迟疑寡断,和战不决,临战不备,自然是受制于人,以致大败。此役毕,晋楚更替,楚得霸权,庄王一飞冲天,其鸣声远……然,楚国偏离中原,风俗礼仪多有异也,虽说楚得其霸,依旧不得长久,故有鄢陵之战……

楚以汝阴之地许郑,以坏其盟。晋连齐鲁卫共讨之,楚以出兵而击,遇于鄢陵。诸葛亮说道,楚军故技重施,突进而袭之,却遇沼泽而不得进,错失良机。晋军分击左右,自晨而暮,虽说得胜,然国力已衰,其心亦异……将军之意,便是当下犹如晋楚乎?内有公卿争权夺利,外有吴齐等国窥视……

晋国和楚国,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冤家,其中相互争斗的战争一共打了十一次,大部分都是晋国获胜,楚国获胜的次数并不多,只有邲之战、北林之战而已,但是如果说这其中重要并且影响较大的战役,那就是斐潜和诸葛亮所说的这三场。

尤其是鄢陵之战。

虽然说这场战争最终以晋国以微弱优势取胜告终,但是战争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随之而来,这也成了这两个霸主国转向衰落的一个标志点。战争的胜负其实早有征兆,对两国实力的损耗也有着多方面的、比较明显的原因。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孔明果然明慧,知某心意。以史鉴今,方知轻重。昔晋楚之争,有国争,亦有士争……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各国之间,尤其是在晋国和楚国内部,旧贵族和新的士大夫之间,有许多的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算盘,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是导致晋国和楚国相互争霸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内因。

外胜,而内败,终败也。内胜,而外败,亦败也。而内外皆胜,又何其难也……斐潜说道,故战之胜者,不为胜,战之败者,不为败也……

诸葛亮沉默着,并没有立刻说一些什么,但是依旧看着斐潜。

鄢陵一战之时……斐潜吸了一口气,然后想到了后世一些的类似的事件,不由得有些喟叹之感,楚国内部不睦久矣,将相攻伐,王士难衡,纷争不断,楚王束手无措,不得不寻利于外……

将国内矛盾转嫁他国,这并不是后世国家才懂得的做法,至少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楚王就懂得玩这一手了。只不过这样做,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

诸葛亮不傻,他早就察觉斐潜不愿意出兵荆州,但是他之前还想争取一下,表面上因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多少也会有些感情,但是实际上,诸葛亮知道,他其实在心中,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使得他不愿意看到好不容易和平了几年的荆州,再一次像是他的故乡一样,陷入战火之中。

诸葛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