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前后关联,不言而喻。
张皇后微微思索了一会儿,道:“你知道了,我们洛西张氏……”
姜蘅道:“张大人的位子坐得稳,利,我取三分。”
张皇后默了一默,道:“安定二十年,有一位才子进京。”
他叫杨离,一直是默默无闻之辈,却在京都城门赋诗一首,被路过的二皇子听到,惊为天人,京都“大夏第一才子”之名,就此传开。
杨离是落魄书生,长野苏家的苏老爷,远岫的父亲很欣赏他,拜为客卿,寄住在长野苏家的上房。当年二皇子和长野苏家走的很近,苏远岫若不是扯着萧呈去定亲,或许当年嫁给二皇子,也未可知。
那一年,方正只是一个御史。
身为御史的他希望成为第一世家,而当时苏老爷身为相国,可谓权倾一时。
“方正将华妃送进了太子府做侍妾,恰逢杨离进京,他去拜访,至于拜访后为何对杨离态度大变,本宫也不知。二皇子叛乱逃到长野苏家的时候,正好是苏远岫的法事。方正连夜进宫,道是长野苏家和二皇子勾结,都是罪人。第二天苏家灭族,先帝不知为何,也不曾说要查一查此事,一道谕旨,长野数百冤魂长眠故土,远离京都。而方正就是负责此事的人,由于出色表现,被先帝看中,后来从御史台调出,进了六部,再后来,成了今天的首辅。宫里有华妃,朝堂有方季,沧北方氏,便逐渐成了京都第一世家。”
姜蘅慢慢走到座位上,看似无意的问:“噢,二皇子,当年风头正盛的桓王。听闻他是个武人,做事沉稳,性格直爽,很受先帝器重。安定十九年叛乱,死在了长野苏家。”
张皇后点点头:“当年我身为太子妃,知道的事情不多,桓王逼宫的事情,虽不了解,但听说,也是方正忠心护主,为先帝挡了一剑。”
姜蘅拿起茶,手却有些不稳。
长野苏家权倾一时,苏远岫死后,敢与大夏百年不倒的名剑萧氏交恶,可见苏老爷的势力有多强大。二皇子差一点便娶了苏远岫,若是当年这亲事成了,先帝殡天后,下一任帝王究竟是谁,恐怕谁也不敢打包票。先帝虽喜欢二皇子,但也一直没有废掉太子,所以他的心里,也不希望二皇子登基罢。这个时候,朝中官员纷纷站队,*比桓王党势力单薄,并不是先帝想看到的。而方正,一个小小的御史,将女儿嫁给了太子做侍妾,本身也是一忱赌。
二皇子逼宫又帮先帝挡了一剑,后来负责长野苏家的安葬一事,直接调入六部,短短十年从御史升任首辅,能做到如此的,已属罕见。
姜离那年进京,是为处理盛卫在京都的事情,可他为什么偏偏要住在苏家?仅仅因为帮姜浔代祭苏远岫吗?
又是什么事情,让尊贵的姜离,亲自前往京都。
姜蘅瞥了一眼张皇后,不咸不淡的开口:“你说方正在二皇子逼宫时为先帝挡了一剑,我倒有些奇怪,二皇子逼宫失败,为何不逃出城,反而逃到了长野苏家去。京都安定十三年已有淮安王氏前车之鉴,给苏家天大的胆子,他怎么敢包庇桓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