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果阿的政局,会不会引起莫卧儿皇帝的不满,从而让我们出使的任务失败呢?”
唐王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他听的出来,这位王叔的想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和他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但倒是和他想要求稳的心思是不谋而合的。
不过比起王叔的意见,他更在意另一位还在思考的军官的意见。和蜀王相比,这位才是皇帝真正的心腹,他所表达的意见也更合乎于皇帝的心意。
唐王固然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却也并不愿意做出违背了皇帝意愿的选择。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能够有机会坐到这个位置上,全赖于皇帝对于自己的信赖。事实上朝堂上的大臣们并不愿意看到,一位宗室出镇一方,哪怕是远离国内的地方。
因为这意味着国初被打压下去的宗室力量再次有了兴起的机会,事实上各地宗室之所以能够忍受被皇帝夺去土地和经济上的特权,正是因为看到了他和靖江王、福王世子获得了被皇帝启用的信号。
大明的宗室也许有许多为非作歹之辈,也有许多愚笨无知之人,但同样也不缺乏想要过上正常人生活的人。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除了能够经商、读书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外,自然也包括入仕。
说到底,大家身上流着的都是太祖的血脉,就算不让他们坐一坐北京城内的那把龙椅,好歹也让他们满足一下治理国家的权力瘾头吧。如果皇帝能够在政治和生活上放开对于宗室的限制,那么他们倒也是能够忍受损失一些经济上的利益的,反正日后还是有机会再赚回来的。
不过对于文官们来说,大明的政治权力本就已经不够分了,他们甚至连武臣的职权都想代劳,更何况是分给这些本就身份特殊的宗室们。因此文官们对于唐王、靖江王、福王世子的动向可是盯得很紧,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想要把这几个宗室表率给赶下台去。
哪怕是贵为藩王,唐王能够依靠的也只能是皇帝一人,至于那些宗室们最多也就在一边替他呐喊,想要为他去同文官们争吵辩解,那是想也别想了。所以,始终和皇帝保持一致,正是唐王保护自己的不二法门。
因此,他自然更为尊重李佑的想法了。在两位殿下的注视下,李佑终于开口说道:“我的想法么?我觉得现在手上的信息还是太少了一些,比如英国人对于荷兰人同葡萄牙人之间的战争,究竟是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