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洪公祠经过后来的多次建造和修缮,大体形成南院和北院两个部分。南院略小,约占地三十余亩。北院稍大,约占地六十亩。院内除老式花园平房外,还有广阔的庭院和附属设施。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片空场,其中东边的空场,后来被改建为网球场。院内另有浴室和理发室等。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多次来南京议事。为便于工作并与民国政府各部门联系,于一九三三年出资买下洪公祠内房屋。仍按原有的格局进行改建和维修,作为自己在南京休息和会客的公馆。
一九三四年,张学良因与戴笠交好,知道戴笠的特务处,在鸡鹅巷五十三号的房子不够使用,便将洪公祠内的北院送给戴笠使用。
另外要说明的是,自从张学良买下宅院后,洪公祠的南大门即被封闭,从此再未开启。全院皆从位于曹都巷的北大门出入。因此,洪公祠里的南院就成为内院,北院则成为外院。张学良送给戴笠的北院,就是外院。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戴笠手下的特务们,很自然地将北院称为“洪公祠1号”。这就是“洪公祠1号”名称的来源。其实,并没有人将洪公祠的南院称为“洪公祠2号”。
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失去自由,洪公祠南院已无人再使用。其后也被戴笠的特务处所占用。至此,整个洪公祠都归戴笠的特务处所有,亦无人提出异议。但“洪公祠1号”这个名称则一直沿用下来。
抗战爆发后,日军轰炸南京,“洪公祠1号”也遭到殃及,部分房屋被炸毁。抗战胜利后,军统局重回洪公祠,并按戴笠旨意,在院内空地及被炸毁的废墟基础上,修建起“军统局办公大楼”。
一九四六年三月,戴笠因飞机失事死亡。军统局就此被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继任的局长毛人凤,恐该大楼过于张扬,随即裁减预算,将原拟建五层的大楼,改为只建二层,另对院内其余房屋修缮后使用。
至此,“洪公祠1号”成为国防部保密局本部。
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发生在这栋大楼里。
“保密局大楼”虽然只有两层,但仍给人高大巍峨之感。一是屋内楼层较高,房间高大宽敞。二是大楼坐西朝东,背后隔着围墙就是丰富路。自从戴笠的特务处搬入洪公祠后,周边就不准植树。因此,路人抬头就可看见这栋神秘的建筑,经过时无不心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