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所以组委会在这个问题上,在相互通气后,一致统一先打荷兰人,郑芝龙以后再说。之所以还要拿到大会上进行几个小时的讨论,还是民主的需要。毕竟穿越众这么大的事情,组委会这几个人,也不能不听群众的声音,独断专行。
与会众人看到组委会在这个问题上高度统一,也知道这是穿越众面对的实际情况,的确有道理。大家都不是傻子,激动发泄一下情形过后,也都明白这些道理。就没什么值得再讨论的必要了,众人都纷纷表示同意组委会的意见。
就在朱兴霖准备宣布散会,留下军事部门人员商讨对荷兰人的作战计划之时,季哲不合时宜的发出一个今天最焦点的问题。
季哲:“我知道今天同志们的心情都很悲痛,常发船队遇袭,我们穿越众损失惨重,可以说是我们穿越以来承受到的最严重打击。但有个问题我还想说一下,六名穿越众牺牲,另有常发等五人重伤。这个事情是要有人负责的。”
这个问题说出口后会产生什么影响,季哲心里有数。但他必须提出来,原因很简单,季哲在组委会里面主要负责宣传和穿越众内部的纪律问题。说白了,季哲现在是身兼穿越众的宣传部长和纪委书记两个角色,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本人又是学法律出身,做过记者,在有些方面的原则性很强。
按照之前大家商量的规定,像今天这样的突发情况,如果处理不好,是要有人负责的。而且原则上是第一责任人制度。就是说常发因为在事件发生前,在决策上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为了保住李丹那三艘船和船上的煤炭,无法快速脱离荷兰人的袭击,而导致六名穿越众牺牲,五人重伤,其余人都轻伤,可以说是责任非常重大的。真要是让常发一个人负责,在原则上也无可厚非。这个规定也是大家,包括常发本人同意和接受的,处罚早晚要落到常发头上,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避。
但常发在此次事件中表现非常英勇,后期也算是组织得当,顺利的拖延了时间,保住了那三艘船和煤炭。但这些依然无法挽回那六个牺牲穿越众的生命,穿越众立足于这个时代的最大依仗就是人,而不是那三艘船煤炭。季哲刚才的话是处于公心,但也有复杂的私心在里面。这个问题组委会早晚要做出决定,但早作决定和晚做决定,对常发本人无所谓,无论今后是什么处罚,常发都会有。但对季哲可就不一样,这个黑脸早晚都是他来唱。早一天提出来,那么在穿越众中季哲就早一天发出自己的有力声音。反之,就晚一天发出声音。而且常发的问题不处理好,季哲这个纪委书记在穿越众中的威严何在?今后要是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又该怎么处理?又如何有效的开展纪律工作?
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季哲刚刚考虑成熟的。虽然有些不近人情,常发在此次事件中有表现英勇的一面,以一个技术人员的身份奋力杀敌,而且还深受重伤,穿越众们都对他表现赞赏。但同样有人对他关键时刻做出的决定表示非议,六名穿越众的牺牲会是穿越众们永远的痛。
“这个事情是要有人负责的。”最后一句话犹如一个炸雷,众会场响起。会场马上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毫无疑问,季哲的话是冲着这次事件的第一当事人,常发去的。
一时间众人什么想法都有,愤怒着有之,同情者有之,赞同者同样有之。组委会委员们除了蔡莉脸色没变外,朱兴霖等人的脸色都阴沉的很。今天这种诚的确不适合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有可能把刚刚平息的众人怒火再次点燃。
朱兴霖对季哲的表现非常的不满,但季哲的理由非常强大。人家就是干这个的,虽然不合时宜,但按照原则也无可厚非,冠冕堂皇。是早晚的事儿,就是显得有些没有人情味。毕竟常发本人表现英勇,而且深受重伤。朱兴霖的不满还有一个原因,之前的在码头,朱兴霖就提醒了众人,尽量不要在今天的会议中提及关于处理常发的问题,但季哲还是装作视而不见,当众提了出来。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朱兴霖对季哲的这点小心思,早以了然于胸。无非就是仗着自己的权力,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是不是立刻对常发做出什么处罚,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人家充分利用了手中的权力,别人还真不好说什么。
但朱兴霖身为穿越众的总扛把子,现在也不适合过早发出反驳意见。还是先听听大家怎么说,再为常发说话也不晚。其他几位组委会委员,如王卫国,任建国二人在第一时间也发现季哲的心思。当然这二位官场老油条,也不会即刻说什么,二人反而互相对视了一眼。
“我反对”“凭什么对常发进行处罚?他难道是为了自己吗?他做出这个决定还不是为了我们广大穿越众的几天利益!现在我们能源部已经在原材料方面揭不开锅了,各生产部门对电力要求都很大,要是再没有优质的动力煤,后果会是怎么样?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总之我们能源部集体发对常发的处罚。”
说话的是常发的死党,能源部乔凯,他是代表深受重视的常发出席会议的。
左新民:“常部长的决定虽然导致我们六名穿越众的牺牲,但他本人也深受重伤,而且后期也算组织得当。这件事上,常部长完全都是一心为公。大家有没有考虑,常部长为什么做这个决定?还不是为了大局着想,我们现在最急需的是什么?还不是武器弹药。没有这些,我们四周都是虎狼,安全上没有保障我们能在这个时代立足吗?我意见组委会对常发问题慎重考虑,不要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说着,左新民对众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谢,我的话说完了。”
“常发同志当时的决定虽然有些商榷的地方,但也是为了生产部门的各项生产着想。我们生产部门面对的实际困难,也都是现实摆在同志们眼前的。常发本人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不畏生死的精神,我个人十分敬佩。说实话,要是我遇到了那种情况,决定比不上常发。所以我建议,对常发同志的问题,组委会应该酌情处理,拿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我的完了!”
朱兴雨身为组委会委员,有身兼工业部部长,执掌穿越众的生产部门。常发是他手下的人,必须要挺,不然他觉得对不起常发。常发不畏生死危险,率领众人到不熟悉的越南海防去为穿越众搞来急需的优质动力煤,大大的感动了广大生产部门的穿越众。朱兴雨要是发表一下力挺常发的看法,以后的生产部门他的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