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新中华的奋斗 > 新中华的奋斗最新目录

第一八零章 崇祯的看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琼州海战半个多月后的京城,紫禁城皇宫,御书房,大明的中枢之地。此时已是深夜,“啪----------”一位坐在龙椅上,身穿龙袍的中年人,率了一分奏折。脸色阴黑,手还不停的颤抖。一言不发,怒目着整个御书房。御书房里的几个小太监和司礼秉笔太监,内务总管王承恩都低下头,不敢正视。

此人正是大明当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算是明末这段时期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为人激进,敢把权倾一世的当朝九千岁魏忠贤拉下马,但又生性多疑,没有什么长性。以至于最后落了个煤山自缢的下场,还留下了一句名言‘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以表示他没有中兴大明,而被逼上吊的不甘。

朱由检于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但是也失去了对朝中朋党的制约,致使崇祯的政策受士大夫集团的摆布。

但当时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纵观朱由检的一生,为人算是大明朝十六任皇帝中,毕竟勤奋的。基本上无不良嗜好,更不是荒淫无道之人。自十八岁登基十六年来,为了朝廷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就差死而后已了!但他的付出并没有收获什么回报,反而朝廷的形式是每况愈下,现在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三十四岁的年龄,已经有些许白发,面部有些显得苍老,像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身体更是操劳的憔悴不堪。而朱兴霖虽然也是虚岁三十四,但现代人保养得当,看上去也就二十七八岁。朱由检同他同岁的朱兴霖一对比,更是相形见绌。朱由检在外表上比朱兴霖要老了接近一代人,但在气场上就不是朱兴霖这个小市民出身的人,可比的。毕竟人家朱由检可是当了十六年的皇帝,久在上位者的威严还是很强大的!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朱由检开口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大伴,两广总督丁魁楚发了奏折。说琼州府被一伙来自美洲,自称是前宋后裔的髡人给霸占。现在距那好髡人们造反已有三个月有余,问朕怎么办!”

丁魁楚的奏折对美洲人造反一事写的含混不清,具体情况在怎么发生的,他并没有详细说明。只说美洲人已经占领琼州府有两个月有余,他现在的如何面对美洲人的危险,如何组织兵员严防死守。但主要意思是,他手中的资源有限,紧紧是自保有余,进去是万万不能的。说白了就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粮没粮,皇帝你要是想剿匪,就派兵,派粮,我照做。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答道:“那已皇上的意思----------?”王承恩听到朱由检说话,心中很高兴,知道皇上已经发泄完了心中的郁闷,有心办正事儿了。王承恩同朱由检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已经远远超出了君臣之情,更像是一种家人的关系,对朱由检更是忠心耿耿,要不他也他也不能一起陪朱由检在煤山一起上吊。此时他最担心朱由检因为国事而把身体托垮了。

朱由检:“还能怎么办,丁魁楚在奏折里写的很明白,他现在是无兵,无响,没有力量去剿匪。这不奏折里的意思是他已经无能为力,朕要是想剿匪,只能朕来出兵出响。”

他走下了御案,背着手,又说道:“嗨!!国事艰难啊!现在是关外有建奴虎视眈眈,时刻窥视我大明江山。内有闯贼、张贼、罗贼等各地流寇糜烂地方。现在远在天边的琼州府又闹出了什么髡贼?朝廷的九边强军和各地可战之兵,都以调到边关重镇和危机几股流寇去了,饷银更是-------------------叫朕如何是好?”

王承恩看到朱由检一脸愁眉苦眼,想劝劝两句道:“皇上,以奴才看,无须多心。琼州府毕竟只是区区一府之地,又远在天边的海岛之上。那髡贼们想必也不是什么大志之人,成不了什么气候。应该不会糜烂两广之地。伤不了我大明根基,就先放放吧!让丁魁楚和甘裴嵢紧盯着点,即便是现在无法剿灭,想办法把髡匪困在琼州府,不让其想大陆发展就可。另外皇上可以给福建总兵郑芝龙一道圣旨,着他配合一下丁制宪和甘抚台。奴才想,应该可以。还有-------------”接下来的话题有些敏感,王承恩有些难以启口。说完他又小心的看了朱由检一眼。

朱由检看出了王承恩下面的不方便说出口,便道:“大伴,现在就你我二人,朕赦你无罪,但说无妨。”

王承恩:“是,皇上。奴才想,想法尽快解决琼州府那伙造反的髡人们。既然朝廷无兵也无响,何不-------何不走福建郑芝龙的那条路呢?”招安是崇祯朝最敏感的话题,有多少朝廷的大员,都倒在了这上面。王承恩虽然自以为是皇帝的心腹中的心腹,但也不知道跟皇帝说这个话题,皇帝会有上面反映,说完后他心中忐忑不安。

“招安?”朱由检听到王承恩的建议后,眉头一皱。心想,登基这些年其实最郁闷的就是招安这件事。除了由熊文灿招抚的郑芝龙是为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