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第二天,朱兴雨、冯志军又陪同郑鸿逵一行人,连续两天参观了东方基地的一些民用工厂。码头那边,的卸货装货,郑家自有那些管事,头目负责。无须郑鸿逵等人操心,他们今天同昨天宴席的表现迥然两样,又恢复了看火炮实验的兴致,兴致勃勃的参观起美洲人的工厂。
参观工厂,郑鸿逵等人自然又是一番大开眼界,各种新奇的机械设备,他们自是小小的震撼和惊讶了一番。期间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白糖。这白糖在郑鸿逵眼里又成了金山银山,郑鸿逵看到的白糖自然同他们认知的普通糖不一样,是穿越众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加工的白糖。晶莹剔透,雪白如雪。同美洲人的精盐差不多,而且口感极佳。郑鸿逵敏锐的意识到,在东西绝对要比那玻璃镜要高,可以是只要郑家掌握了销售渠道,绝对是一本万利。郑鸿逵迫不及待的询问了白糖的情况。这回郑鸿逵没有失望,冯志军告诉他,只要这边远材料供应的上,产量上去了,出售给郑家完全没问题。
水泥的事情也有了回复,刘玉清告诉郑鸿逵,鉴于同郑家良好的商业合作的关系上,虽然这东西我们美洲人自己也不够用,但组委会在朱兴霖委员长的建议下,还是同意一次性卖给郑家三十吨水泥,每吨价格是十两白银。虽然郑鸿逵认为在水泥价格视乎有些高的离谱,但还是高兴的同意。区区三十吨水泥,不过才三百两银子而已,他郑家当然不会在乎,东西是少了点,但回去自己亲自验证一下效果也不错。至于价格,日后大规模采购时,自然要讨价还价。
这回水泥的交易,穿越众使用了自己熟悉的吨和公斤为计量单位。而且组委会和商务部决定,今后凡是穿越众独有是商业产品,都要用吨和公斤为重量单位。现在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度量衡,只能同过商业交易上潜移默化的推动,这样今后穿越众的商业越广泛,也就为掌握正确后的大规模新度量衡,而且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期间穿越众的火炮实验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进行着,郑鸿逵也借机会船上办事,又去近距离观察了几次。他想对这种火炮进行更加充分的了解。两天前的那个晚上,郑芝龙同郑鸿逵、施大瑄、郑彩商议,明确表示,美洲人的这种火炮,要让郑鸿逵亲自到琼州府城找朱宪华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卖给郑家一些。在郑芝龙解读了一些关于那些火炮性能后,郑彩第一个表示反对。
郑彩搞清楚火炮的击发方式后,认为如何向美洲人提出购买火炮的话,人家美洲人卖不卖且两说。就是美洲人真的发傻卖给我们郑家,发射药包和铁球弹还好说,但那个什么底火,我们郑家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更造不出来。那么今后在火炮的弹药上,必然要被美洲人牵制。一旦有一天他们郑家同美洲人撕破脸皮,反目交恶。是不是太被动了?这不是把命运交到了美洲人手里吗?诚然,这次郑彩的分析相当到位,一眼就看出了购买这种火炮的弊端。
施大瑄也表示出来不同看法,认为这次郑彩的话有道理。让郑芝龙三思而后行,这个武备事情事关重大,可以是事关郑家在关键时刻的生死存亡问题,不可不查也!
但郑芝龙对这个问题很执着,没有他们二人那么悲观。他心中自有打算,他对施大瑄,郑彩二人解释道说,他们二人看到是这些问题,我当然也看到了。但现在形势所迫,美洲人把荷兰人放走,以明显是想让他们找我们郑家的不自在。咱们郑家在火器方面同荷兰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对向美洲人购买火炮一事,郑芝龙是存在两个心思的。美洲人要是真能卖,我们当然是照单全收。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有不少火器工匠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可以仿制吗!另外对于那个底火的事情,我们也让匠户们想办法给他改造成有火绳发射的。一切的会想办法解决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要快速的曾强我们郑家在火器方面的实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郑芝龙是的想法与后世的天朝买俄罗斯的武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买武器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买回来自己仿制。见郑芝龙已经打定注意,施大瑄,郑彩当然不能,也不敢再有不同意见。最后这件事当仁不让的交给了郑鸿逵。
眨眼间两天的时间过去了,郑鸿逵船队也在八所港把五万担精盐装船完毕。玻璃镜自然也少不了,还有一些别的货物。当日下午,郑鸿逵等人同朱兴雨,冯志军告别,双方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返航途中郑鸿逵等人心中五味杂瓶,对于美洲人了解的越多,他们越是恐惧和迷茫,不知这大明的东南海疆有美洲人这股势力加入后,形式会向何发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形式会更复杂。
郑鸿逵船队回到海口港后,把郑鸿逵和三艘船留下后,没有停留一天就返回泉州了。郑鸿逵则要到现在那个‘琼州府人民政府’去同美洲人进行金银交割。账算得很快,之前已经定好了价格和数量,又加上一些零七八碎的货物,穿越众这边有不乏金融精英,半个时辰后,双方交割完毕。郑鸿逵此次带来了现银五十万两,交割后还剩近二十万两现银,郑鸿逵表示就先放在琼州府,等下次他们来时再算。最后郑鸿逵有与刘玉清,段艺歆,刘丽晶等穿越众定会了下次交易的具体商品和数量,就急匆匆去找朱兴霖了。
朱兴霖书房,此时朱兴霖正与自己的私人幕僚宋瑜文,商量关于琼州府几个州县的官员任命问题。王晓楠敲门进屋道:“委员长,郑鸿逵来访。!”
朱兴霖轻轻一笑,对宋瑜文道:“焕升,看来郑鸿逵已经动心了G呵------------这买卖对我们来说可是暴利。”
宋瑜文:“委座真是神机妙算啊!您是料定那郑鸿逵是为火炮一事而来!”一记小小的马屁,拍的朱兴霖心里很爽。
朱兴霖:“容不得郑鸿逵不来,火炮对他们实在太重要,而且他们又没有可靠的来源。现在看到我们可以生产火炮,他们当然要一试,至少也要探探我们的口风。”
宋瑜文:“委座英明!”宋瑜文对商业之事,基本上是一窍不通。作为这个时代标准的读书人,宋瑜文是不屑那些商贸之事。宋瑜文学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是经世之道,帝王心术。传统思想告诉他,应该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仕才是第一位,而商则是最后一位。他有些搞不明白这些美洲人为什么老是在商业上那么用心,而不是如何定鼎天下。宋瑜文对这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