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新中华的奋斗 > 新中华的奋斗最新目录

第二三一章 大发展,发建设(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现了对鸦片的详细描述。大诗人荷马称它为“忘忧草”,维吉尔称它为“催眠药”。

但是,当历史的车轮驶进十九世纪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了罂粟竟是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它在为人们治疗疾病的时候,在让人忘却痛苦和恐惧的时候,也能使人的生命在麻醉中枯萎,在迷幻中毁灭。可悲的是,人类的自私与贪婪又一次战胜了理性与道义。早期的殖民者在禁绝本国人民吸食鸦片的同时,却把灾难引向了整个人类。

十九世纪中下叶,早已在本国禁烟的大英帝国在它缅甸的殖民地,发现了一个种植鸦片的好所在。从此,在世界的版图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名鼎鼎,全世界几乎是无人不晓的地名“金三角”。后来“金三角”已成了全世界声讨的焦点。渐渐的金三角三国缅甸、泰国、老挝迫于国际上的压力,开始打击和控制以前释义猖狂的毒品犯罪和种植。世界的制度中心,向犯罪的天堂阿富汗转移。

罂粟是公元7世纪时由波斯地区传入中国的,起初当然是用于药用。主要治疗,治反胃,腹痛,泻痢,脱肛等常见性疾病。现在民间使用还是很普及的,华夏第一大医书《本草纲目》对它有专门的记载。李时珍在这样写到的:‘它功极繁茂,三四月抽花茎,结青苞,花开则苞脱,大如爷盏,罂在花中,须蕊裹之。花大而艳丽,有大红、桃红、红紫、纯紫、纯白色,一种而具数色。花开三日即谢,而罂在茎头,上有盖下有蒂,宛然如酒罂,中有白米极细。又名米囊花、御米花。古人咏罂粟多从其又名米囊花着笔。’

在几百年后的华夏,罂粟的副产品,‘罂粟壳’被那些无良小商贩,广泛应用于各种街头食品之中。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让食客们对自己的食品上瘾,多来消费。虽然政府方面严令禁止,违者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有很多小商人无视和践踏法律,依旧大量使用。要不怎么说,人家马克思看得透彻呢!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商人们连杀头的风险都敢冒,何况是使用罂粟壳呢!

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