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话,还有加班费。有些能干的妇女,一个月最多可以拿到一两二钱的工钱。
海边经过晾晒出来的粗盐后,今日海边盐场的深加工厂,经过机械化加工,就变成了精盐。现在盐场每个月的产量达到十多万担,主要客户是郑芝龙。他一家每个月的拿货量是八万担,其它的精盐都被一些小商贩贩卖了!现在的形式很喜人,每个月的销量都在增加,虽然利润不是太高(相对于玻璃镜,军火利润当然低了,盐场其实没什么成本,主要就是给工人们工作一项是主要支出,每个月也不过万把两银子),但量非常大,穿越众仅盐场每个月的利润,就进账二十万两银子。
由于穿越众的惠民政策,搞活了地方经济,东方基地,乃至感恩县城附近的百姓们基本上都脱贫致富了。他们现在经常唱一首美洲人教的歌:“美洲人的天是明朗的天,美洲人得人民好喜欢,美洲政府爱人民呀,美洲人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一个呀嗨--------------”。(这些都是季哲那些宣传部的人恶搞出来的)
其中穿越众最先接触的陈家村是第一波先富裕起来的人。他们村里的人,已经没有几个种地为生的了。不是给穿越众扛活,就是在家搞养殖。利润都非常可观,每家每户每个月收入和几两银子,都是很平常滴!当然这些都拜穿越众所赐,宅男宅女们的银子,不都吃了,还有什么好干的?
因此在感恩县这一片的消费水平很高,一般外地来的小商人都承受不起。想吃顿好的,就是一家普通酒楼,消费都是惊人的!人家主要的大主顾,都是美洲人老爷,人家不差钱儿!他们只能去路边摊凑合一顿,吃几个馒头,一碗粥,喝碗豆腐脑什么滴!
那个村子陈大海更是在穿越众的扶持下,干起了酒楼,生意红火的不得了!每个月收入几百两银子,这个是他陈大海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儿!现在看到穿越众,都是感恩戴德,逢人做暨,如再生父母般看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