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起大宋 > 风起大宋最新目录

第四百六十一章 休养生息(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只做存储兑换和放贷。

这个钱庄日后我是要有大用的,钱庄要派最可靠的人去,毕竟金银动人心啊,钱庄的核心就是信用,这方面还请员外多多考虑,另外我们的钱庄和别人的钱庄不一样,别人的钱庄放的越久,这保管费也就越多,我们寄存不要钱,反而要给利息,但支出要付手续费,利息和手续费的平衡点要设计好,不同的钱款的利息也要不一样,最后我们还要放贷,贷款必须要有抵押,这些我等会会给你写个大概的纲要给你。

再说这华兴布庄,我们要主攻羊毛制品,把我们的羊毛制品最快速度打出去,另外也是借着渠道购进丝绸出口海外。

最后就是华兴百货,这个百货要开到下面去,我们这个百货要建立的渠道,掌柜、伙计都可以是当地人,无论下面赚到多少钱,我们都只要渠道分成,但要每个州府都要有一个暗点,这个点不挂华兴百货的牌子,随便他挂什么,但这个人要是我们的人,也是我们日后的情报点!

另外还有海商,这方面我会去和吴迪说,日后我们所有的海商都要挂华兴商旗,以便对外统一。”

王明等姜德说完,才问道“一年内兑出去?难道要出什么大事了?”

姜德点点头道“这个事情我就和你说,你要注意保密,现在上到官家,下到相公们,都想趁着金国和辽国的战争光复燕云。

也就是说,宋辽之战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对这场战争是较为保留的看法,无论燕云是否光复,金国只要和宋国接壤,对宋开战就是必然的。”

说着,姜德笑道“你们自己想想看,辽国和金国打了几年的仗,辽国境内必然是民不聊生,他们看到我们宋国如此的富裕,怎么会不眼馋呢?

而我们的宋军,依我看和金兵相比是大为不如的,我们宋军缺少骑兵,唯一能战的也就西军了,但西军先战河北,再战江南,接着又要被拉到燕云,然后是金国,这就是铁打的也该软了,恐怕是挡不住的。

到那时,天下好的话,就是安史之乱的情况,坏的话,衣冠南渡也有可能啊。

我们的根都是在北方,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王明握紧了拳头,他坚定的说道“我们几个都是西军出来的,当年敢和西贼打,今日也敢和北贼杀!”

姜德安慰的拍了拍王明的拳头说道“打仗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年轻人吧。”

王明点点头,他也是从军队中出来的,对宋军现状很是了解,明白姜德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姜德又和王明说了一会话,看王明也乏了,就让王明去休息,次日再说。

到了次日,姜德招来时迁询问大名府的军备。

时迁拿出一个册子递给姜德道“大名府上下军备情况均在此册。”

姜德打开翻阅了起来,大名府是大宋的北京,地位尊崇,又地理位置重要,西靠太行、东连河、济,南北要途之咽喉,无论是宋太宗还是宋真宗在对辽作战时,都把这里当做过指挥中心,因此驻扎了重兵。

宋朝建国初期的禁军约有十二万,宋太宗时期扩为十八万,到仁宗时期因为西夏崛起,全国军队约有一百二十五万,其中禁军八十万,神宗变法后,到宋哲宗时期有兵马七十万,其中禁军五十万万。而到徽宗时期,有兵马约八十万,其中禁军五十五万。

大名府做为北京,管辖河北九州兵马,合计有禁军六十七个指挥,厢军一百一十二个指挥,合计一百七十九个指挥,有禁军三万三千五百人,厢军五万五千人,另有乡兵义勇五十三个指挥,合计两万六千五百人。

因此从编制上来看,大名府可指挥的军队高达十一万五千人,不可谓不多,但这些不过是纸面上的数据罢了。

赵佶时期的宋军,最大问题就是吃空饷,河北此时整个情况是兵马只剩十之二三,其他的都是虚兵,只有在点兵的时候会出现一下。

也就是说,大名府这一京九州的兵马实际上只有不到三万人,分配到大名府,也就不到一万人了,其他的都被喝了兵血。

在大名府中,有兵马都监一人,兵马副都监一人,分别为闻达和李成,至于驻扎在大名府的大大小小五六十个指挥,有一大半的指挥使连兵刃都没怎么用过,这生意倒是做的各个不错。

按照时迁的打探,整个大名府的指挥中,也就数人对得起军人这个名字,其中最为能战的当属索超和杨志了。

这两个也都是姜德早已注意到的虎将了。

至于姜德之前打听到的关胜,却已经被调离了大名府,被派往永静军驻守。

索超其实级别并不高,姜德记得原着里说他是正牌军,但牌军根本就不是什么职位,而是指最低级的士兵,但这样的士兵在大名府比武的时候做为压轴之人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只能说是误写了。

此时姜德打探到的索超,位为大名府留守司账下都提辖,兼武卫军指挥使。

都提辖的意思是掌管所有提辖的人,提辖的工作是负责军旅训练的人,武卫军在大名府只有一个指挥,其他的指挥都在河北其他各处,这也是宋朝防止地方叛乱的办法。因此在大名府的武将排序中,索超的排位还是名列前茅的。

而杨志的身份则低了很多,他依旧是丢了官被发配来的,在比武中和索超战了个平手,被任为指挥使。

姜德又翻看了一下其他的指挥使的情况,其中被时迁评价为麾下可浪战的不过三四人,其余最好的也不过是能守城而战罢了,还有一大半麾下被评价为如同草寇。

姜德关上册子,问道“这些指挥使大都是什么出身?”

时迁回道“一半为武举出身,一小半为买官,只有四五人为军功提拔。”

武举是宋朝军官的重要来源方式,姜德问了那几个能战的人,发现只有一人出身武举,其他的都是从小兵当起,因军功累加而被提拔的。

“时迁,你在大名府打探了这么久了,我问你,如果我们要买指挥,需要多少钱?找谁合适?”姜德揉着眉头问道。

时迁笑嘻嘻的回道“侯爷问的好,这里面学问可是大了去了。

禁军空饷如此严重,其根源就在于上下同吃,互相遮掩。

一个步兵指挥有五百人的兵额,骑兵指挥四百兵额,这些兵额中首先最少要有两成的实额,否

本章 共5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