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连续见过几个人后,姜德有些累了,想了想叫来李忠说道“去叫公孙先生过来一趟。”
公孙胜还是一身的道袍,姜德问道“公孙先生,我准备在大议前先来一次演武,好让众人知道我们现在拥有的实力,你看如何?”
公孙胜笑道“侯爷的心思,贫道明白,贫道立刻安排最新的火枪和火炮用于演武。”
——
梁山的一个小山丘上,三队军士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军官的指挥下踏步来到一条白线前。
在距离白线约三十丈的地方,树着数十个木牌。
在距离军士数十步的地方,是几排坐着的军官团。
梁山山上所有团级以上军官几乎都出现在这次的演示现场,可见姜德对这次演示的重视。
“大哥,这就是你说的火枪兵?这火枪真的比弓箭还厉害?”王贵有些怀疑的看着那些军士。
公孙胜笑道“王贵兄弟等会看着就是,这可是我们第四代火枪了。”
姜德从让公孙胜主持火炮铸造的时候就开始着手火枪的铸造,但火枪比火炮却是难上太多。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火枪的威力小,火炮的威力大,自然是火炮更难,但实际上在工业上,做大难,做小更难。
按照历史的发展,最早的火枪应该出现在不久后的南宋,那个时候的火枪是使用竹筒作为枪管发射弹丸,但因为竹子很容易碎裂,因此是一次性武器,是作为弓弩的补充出现的。
而像样的火绳枪是要到明朝才会出现,火绳枪是东西方同时发展的,各有特色,由于火绳枪要精铁打造,还需要良好的工艺控制,因此极为昂贵。
除了火绳枪外,还有一种枪是燧发枪,燧发枪的历史比火绳枪还要晚上一些,由于更加方便,因此在欧洲很快淘汰了火绳枪,而在东方,由于清朝对火器的打压,末毕懋康发明中国的自生火铳并没有大规模装备军队,只是做为清朝贵族的玩物出现。
如今姜德等人面前的是火枪兵用的火枪就燧发枪,既然知道历史发展,姜德自然不会再让公孙胜走一遍火绳枪的路。
燧发枪的难点一个在于燧石,燧发枪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再在传火孔边放一个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就对燧石的要求很高,燧石的质量就代表击火率的高低。
其次就是在火枪的枪管。
火枪的枪管要比火炮细太多,而且数量也要求高,因此不能用沙模这样的办法制造。
公孙胜主持了四代火枪研制,现在的火枪枪管已经从最早的拿一根铁慢慢的钻变成了新的卷打法。
卷打法是用一根长方形的熟铁板,直接锻打卷制成型。卷成铁管后,工匠趁热在锻缝上撒上精铁矿粉,也就是氧化铁。撒上去后,再把发红的铁管埋入炭堆里,用煤炭还原铁矿粉,还原后的铁矿,直接和锻缝“长”在一起了。
这样的粗胚做好后,就可以用钻机修正枪管,最后做出来的成品可以保证口径基本完全一致。
“准备!”在军官的一声令下,一排军士先把火枪横放,从药仓中放火药,再树立起来放弹丸,最后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然后举起瞄准。
“开火!”
“砰!砰!砰!!”
一阵整齐的枪声响起,跟随枪声的是一阵青烟。
“第二排!准备!开火!”
“第三排!准备!开火!”
三排军士在军官的指挥下不断射击,连续不断的射击让这三排军士很快被烟雾彻底笼罩住。
“停!”
整整十轮射击完毕后,枪声停了下来。
姜德看向公孙胜,公孙胜便让军士把靶子端到众人面前,让众人过目。
“这威力倒是不错,但这烟雾也太大了,打到后面就是盲射了。”
“单兵从准备到射击需要三十息,三队轮射也是每十息才能射击一次,如果面对骑兵,恐怕用处不大啊。”
“这弹丸这么小,恐怕还不如弩箭吧,要我说,还是弓弩杀敌才是正道。”
“这应该是小型化的火炮了,声响倒是很大,这威力...”
姜德听众人在下面议论纷纷,示意公孙胜说话。
公孙胜咳嗽一声说道“诸位兄弟,你们刚刚看到的,是研发的第四代火枪,用的是燧石点燃,只要不是大雨,都可以使用。”
卢俊义眯眼道“下雨也可以使用?这倒是不错,下雨弓弩都不能用,这个倒是可以补充一二。”
公孙胜继续说道“这燧发枪,枪体为精钢打造,重十二斤,有效射程为三十丈。”
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这个数据可不好看啊。
要知道,三十丈大概也就是百米,而弓弩的有效射程都超过了这个距离,他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姜德要大张旗鼓的让众人看这样的武器。
公孙胜见众人的表情,知道众人的想法,便笑道“这个有效射程是指军士穿着皮甲也可以射杀的距离,诸位兄弟接下来看杀伤力表演。”
又是几个靶子树了起来,这一次的靶子上都穿着战甲,有皮甲,有纸甲,有铁甲,均在三十丈左右,十个人为一队瞄着一个靶子开始射击。
这一次大家再看靶子,突然觉得有点意思了,三十丈的距离,皮甲被轻易的击穿,而山文甲也被打出一个洞,至于纸甲,就更别说了。
姜德问道“诸位都是我梁山军的高级将领,你们觉得这火枪是否大可作为?庞万春,你是弩炮师师长,你先说说吧。”
庞万春起身说道“两军交战,弓箭为先,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弓箭是我杀敌,而敌不能杀我。
但弓弩手的训练要求极高,需要膂力和毅力,最少要训练半年以上,才能上战场。如果要精兵,不训练两三年,难以成为神射手。
我看这火枪兵啊,打了十轮也不显累,恐怕再打二十轮也没事,但弓弩手可没这么好的耐久力。
因此我认为火枪兵的优势一在久战,二在易得。”
姜德一边听一边点头,不得不说庞万春说到了重点,火枪之所以能代替弓弩兵,最重
本章 共7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