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说还是有戒心的,不仅是北宋时期大量无良士人充当女真人的带路党,南宋灭国之际,那些士人也是出了大力的。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其中还有为大宋复国出力,以死殉国的士人,但总体上还是令人失望,不能不让人对他们的品德持怀疑态度。
不过相对来说,留在北方的汉族士人更可恨,他们不仅把宋朝看作是篡权的“闰位”王朝和岛夷,甚至产生了自己的华夷观念,把自己当成了华夏的代表。北地士人们都是这些观念的狂热推崇者,他们甚至发明了“汉者共天下之言也”的观念,认为华夏文明和汉人无关。
但当真正的“蛮夷”蒙古入侵时,金朝大儒文人的表现却很有意思。早年的蒙古人非常朴实,他们可不管啥子诗书礼乐之家,哪家的小娘子长得好就直接抢走,男人碍事就杀掉,愿意戴绿帽当活王八就带到草原上当“趋口”,这种没出息的金朝文人一抓一大把。
元好问号称‘北方文雄’,应该算是最为知名的儒学代表,其不仅没有积极抗蒙,也没有为金国殉葬,而是一边写诗哀叹战争惨烈,一边却在积极寻找庇护者。他找到的庇护者之一是张柔,张柔是灭宋功臣张弘范的老爹,也是元好问有着不同一般的关系。尽管元好问怀念第一任老婆张氏为金朝户部尚书张翰的女儿,也并没有影响娶了第二任老婆毛氏。
毛氏的祖父是金朝的烈士,同宗的长辈毛伯朋也死于抗蒙事业,但你以为毛氏就是单纯的烈士后代,那就大错特错了。毛氏的堂姐妹分别嫁给了蒙古军千户乔惟忠和张柔,所以张柔就是元好问的连襟,元好问是张弘范的姨夫。并在张柔死后撰写了《顺天万户张公勋德第二碑》,还吹捧张柔是“自予来河朔,雅闻侯名,人谓其文武志胆,可谓当代侯伯之冠”,可以说是极尽肉麻之事,不要脸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