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果的“鸭子追着蝗群跑”,因此赵昺断定那些用这些方法治蝗的前辈们坟上的草应该有八尺高了。
因此赵昺以为归根结底蝗灾本来就不是靠“吃”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严密防治,以及科学的不断进步。喊着“吃货治灾”,也只能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用“把蝗虫吃到绝种”这种不合时宜的抖机灵,也无法消解掉灾难本身的严肃和残忍。
自在有记录以来的千年时间,人类能够真正防控蝗灾,其实还是近现代随着药械发展才能做到的,即便如此仍然有蝗灾爆发。那么在古代科技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蝗灾更是时有出现,据赵昺所知就在中国历史朝代中堪称“短命”的元代来说,竟然有六十八年都有蝗灾,共发生了一百七十五次,频发程度一举夺魁。
可怜的他正好赶在蝗灾爆发的高发期,虽然当下历史进程已经改变,但是这个事实恐怕并没有改变。赵昺想到在去年才结束的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斗正是在历史上蝗灾频发的黄淮海地区进行的,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被抛荒,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却给蝗虫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赵昺和众臣们都清楚,一旦蝗虫成灾,不但对淮南和淮北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也会影响到朝廷推行的移民和新作物推广政策,蝗灾还会波及江南的主要产粮区,造成大范围的粮食减产,更严重的是会让刚刚趋稳的民心发生动荡。
国无粮不稳,若是粮食减产,朝廷一旦在事发后处置不当,必然导致粮价飞涨,‘大饥’随之发生。民心动荡,饿殍遍地,动乱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而同样受到蝗灾影响的蒙元方面,在朝廷动荡控制力下降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冒险纵马南下,因此无论怎样对大宋都将是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