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清末恶徒传 > 清末恶徒传最新目录

第七十五章 多事之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叫啥战略物资,方便携带,一旦用了打仗起来方便。

晋北地区这些日子倒是很平静,在山西总兵的轮番打击下,蒙匪和一些占山为寇的贼匪暂时偃旗息鼓,通往沙俄切克图的商路平顺了许多,不过晋西南依旧是不平静,出了沁州、霍州府,到了平阳还是盗匪不断,尤其是平阳的“海龙王”气焰反而更嚣张,过去的年供改成次次上供不说,对于票号还勒索更甚,这让票号的东家们,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几个月山西衙门又是开厂又是征银,晋商们可是有求必应啊!自己的承诺作到了,可是布政使衙门保证的两个月之内平定商路匪患的承诺可未兑现啊!

晋商都是有官身的大亨,不仅联名给抚台衙门去函施压,另一方面还写信进京申诉。朝廷碍于晋商每年大量的税款不得已下发公文山西巡抚衙门申饬一番。抚台大人张煦也是压力剧增,自己在病榻之上,几乎所有的政务都是由二儿子张赞安和几个幕僚督办,这时候朝廷的旨意下来无异是对自己不满。病体残躯眼看着就要行将就木之人,不想最后的时光名声扫地,张煦以前可是清流着称,素以直言敢谏立于朝堂,当年任湖南巡抚敢发文怒怼自己的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可谓名噪一时。老了老了不能丢了一辈子的名声,不顾儿子幕僚们的劝阻,拖着病体残躯亲自写公文斥责平阳知府,并限期一个月内扫清平阳匪患,不然的话自己罢职谢罪。

平阳知府何崇涣可是吓坏了,公文字字见血,笔笔如刀,看着如刀笔削骨一般,急忙换来谢同知和住汛的把总前来商议,也顾不上礼节尊卑,直接上前拉住把总的手,同知和把总都姓谢,叔侄关系,这个师爷早就知会了,“谢把头,谢把头啊!赶紧出兵剿匪啊!”

谢把总直接吓呆了,本来想着找个官当一当,赚些银钱花花,住汛平阳的绿营兵们,就是以前杨旭看到的那些老弱病残,青壮年都没几个,上个月借着叔叔的关系,何知府拨了五千两军饷,一千石的粮食,粮食转手就被卖到黑市去了,至于那五千两军饷,按规矩一千两回赠何知府,这条规矩杨旭不懂,所以上头人一不在,官职马上被搞掉了,何崇涣乐见其成,二千两孝敬了叔父大人,然后谢把总就开始了夜夜笙歌的日子,至于那些住汛的绿营兵,还是和过去一样,把后院的地翻了翻种点苞谷,高粱,土豆,继续自己的日子,没有人发军饷,也没有人发粮食,对了,前面来了一个年轻的傻蛋把总,给留了三十石粮食,每人还发了一两银子的军饷,听说没多久就被罢官了,唉,这年头傻蛋太少,都是谢把头这样的聪明人。

此时的谢把头,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大人,大人,不是小的不愿意出兵,实在是……实在是……”

何崇涣一把把他推到座位上去,“实在什么?”

谢把总看了一眼叔叔,一咬牙说道:“汛里就三十余人,大都拿不起兵器了。”说完低着头,好像地上都是花一样。

何崇涣一拍桌子,吼道:“你大胆,你罪该万死啊?饷银呢,粮食呢?”

看着何崇涣把罪过都推到自家侄子身上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压孜知府的声音,说道:“大人息怒,这不都是谢把头的过错,咱们大家不是一起替朝廷牧民平阳的嘛,好处大家都有,罪责也是大家伙的。”

何崇涣红着眼看着谢把总,“可是那时四千两啊,一千石粮食啊,再怎么样也练出百人来了?”

谢同知接道:“大人,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晚了,不如大人一边向大人的亲贵求援,一边施压府下各县,每个县出了三十人衙役或者壮丁,凑他个几百人,也向上面交代一下。”

何崇涣一拍脑袋,“对啊!”这不是个好主意吗,但是对于谢把总,何崇涣仍然没有好脾气,“我在让府衙在秋税上扣下两千两银子,五百石粮食,不管怎么着,半月后你拿出五十个兵丁出来交差,否则你就回家去了。”

说完,“哼!”恶狠狠的看了一眼谢把头,又瞟了一下谢同知,甩袖、转身进了内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