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悠然山居:世子妃的繁花田园 > 悠然山居:世子妃的繁花田园最新目录

第261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面也可以给咱小辰补补。”

听到这话,花氏狠了狠心,说道:“熬猪骨汤时再买一只整鸡,我参加乐小姐办的那个茶话会时有次听那计夫人说的。她说这样熬出的汤更香浓鲜美。”

他们家还是因为花氏去参加茶话会再次跟乐小姐熟悉起来的,能如此不看低他们这些下层人,还教给各种小常识,乐小姐真的是他们家的贵人。

陈聚金笑道:“过两天又是茶话会吧,到时候你就去,店里忙不过来我们大不了招个酗计。”

花氏想了想,近来几次她都没去,邻居中有去的,上一次还学会了织锦手艺,她当时就羡慕的不行,听丈夫这么说,忙点头道:“好,反正就一下午,实在忙不来招个临时的就行。”

两口子一边说,陈聚金一边利落地给那些鱼抽骨剔刺,剥鱼剥得次数多了,陈聚金这个手艺是越发的好。

花氏和他们的儿子小辰都在一旁看得赞叹不已,小辰道:“爹,中午我想吃炸鱼丸。”

陈聚金笑着说好,“把汤炖上爹给你做。”

这时在厨房里帮着老亲家做面揉面的花老太太走到门口,对外面的女婿道:“小辰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到个好主意。待会儿聚金把这些鱼肉全都捶成泥,咱们搓成丸子都放在外面冻起来,做面时就当配菜加进去。”

陈聚金听了,笑道:“岳母这个主意好,怎么咱们早没想起来呢。”

每三五天就要炖一大锅鱼汤,他们好几次吃鱼肉都吃腻歪了。

于是这天中午,陈记面馆就推出了一款鱼丸面,只要加一文钱,老板就会在那大面碗里再加五个白嫩嫩的鱼丸,一时间之间颇受客人们欢迎,尤其是来靖和买酒的那些客人,加起鱼丸来丝毫不心疼。

仅仅中午这一个时辰的时间,陈家一家人搓出来的二百多个鱼丸就买了个一干二净。

看鱼丸面生意如此兴隆,陈聚金两口子都决定开了春要专门做鱼丸汤卖。

乐轻悠这边和县里的两个差役汇合后,就把街面上的六个十五岁一下的乞丐带到了县衙中,一开始那六个小乞丐吓得瑟瑟发抖,叫做什么便一声不吭的做什么。

等到被一个面容慈祥的妇人带到一间热气腾腾的房间内,这几个孩子几乎都吓哭了。

崔大娘放好了脸盆毛巾,见他们都缩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不由好笑道:“都过来,先相互洗洗头,这儿有小姐给的药水,洗头时都用上,保管把你们头上的虱子都去的干干净净,然后再排队洗澡。等会儿我再端来两个炭盆,不会冻到你们的。”

“大,大娘”,其中看起来最大的一个问道:“不知道我们犯了什么事?”

崔大娘伸手从墙边的一个架子上拿下来两块胰子,一块放到水盆边,一块放到木桶边,听见这话不由好笑道:“什么犯事儿?你们若是犯了事儿的,那拿你们来的就是大人了。”

见这几个孩子因为她的一句玩笑话更胆怯了,崔大娘笑着解释道:“是咱们小姐,怕你们在街上熬不过这个冬天,给你们找了个能生存下去的活计。”

说话间嫣红提着半桶热水进了来,崔大娘上前接过,倒入浴桶中试了试水温,继续道:“现在啊,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只要你们踏实肯干,往后有的是好日子过。”

几个孩子越听越不敢相信,但是现在的处境又不是他们不相信就能做什么的,只好战战兢兢地点了下头。

崔大娘又说了几条注意事项,便关上门走了出去,走前留下一句话:“你们相互帮忙洗,都洗得干干净净的,大娘去给你们做吃的去。”

听到吃的,几个孩子的眼睛都亮了一亮。

外面的脚步声走远了,最大的那个孩子才道:“至少有吃的,不管他们想让咱们几个小叫化做什么,总不会比以前还糟糕了。”

其余五个孩子都觉得他说得有理,当下把心暂且放在肚子里,排好顺序洗了起来。

本来他们还担心轮流洗下来会把这一桶水洗成泥水,倒是没想到,第一个人差不多洗完的时候,门吱呀一声又开了,一个差役提着两桶水走了进来,态度也十分的好。

六个人彻底放下心来,以前这衙门里的差役哪个看见他们不是跟看苍蝇似的,甚至从他们旁边经过,无缘无故就能挨一脚踹,现在说起话来却跟自己人似的。

或许他们真要脱离泥沼了。

六人这么想道。

洗了好澡,又饱饱的吃了一顿不知道什么菜的肉馅儿饺子,六个小乞丐精神奕奕地被带到了乐轻悠面前。

再次看到这个没有比他们大多少的女孩子,六个人不约而同地跪了下来:“多谢小姐的救命之恩。”

乐轻悠还是不太习惯动不动就下跪感谢的,给了嫣红一个眼神,嫣红忙叫这六人起来。

乐轻悠说道:“我给你们在城西的酒坊找了份分拣、清洗的工作,总好过每日在大街上饥寒交迫,不知道你们可愿意?”

听到这个带他们回来,给他们澡洗,给他们洗衣服换,还给他们饭吃的小姐,竟然只是要给他们找个活儿,小乞丐们都不敢置信了。

屋里静寂好一会儿,乐轻悠有些不确定:“你们不愿意?”

她觉得靠自己的劳力吃饭比要饭好百倍,却不敢确定旁人是何想法。

“不,小姐,我们愿意?”好几道声音紧跟着这么说道,六个小乞丐无一不红了眼眶,“我们只是不敢相信,我们太小了,街上的好多店铺都不愿意用我们。”

乐轻悠看了看他们,最小的那个也跟小辰差不多大,“酒坊那些活计只要会洗枣子就行了。”

说是这么说,对于这些孩子小小年纪不能上学却还要出卖劳动力换一口吃的,乐轻悠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但是她又不能只给予他们帮助而不教会他们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个道理,且靖和县的私塾真的很少,只有两家,一个是钱家那位惯会算计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的钱老爷开的,一个是女儿已经嫁进富商张家的那个李老爷开的,且这两家的束修都不低,七八岁的蒙童每季都得教三两银子的束修。

这种境况下,就连父母俱全家境不错的小辰也读不起书,更别说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靖和县也没有县学,那些走读书科举道路的,想更进一步,还得去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