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天山一名的来由,正在于天山之高,高可触天,仿佛连接着天界与凡界之间。传说登上天山最高的山峰缥缈峰,便可从峰巅直入天界。
天山山脉连绵起伏,峰峦雄伟,纵横五千余里,高耸入云之峰数十座,终年冰雪覆盖,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座座闪耀银辉的雪峰,雄伟壮观、庄严神秘。
天山众峰虽终年积雪,但数千丈之下却是森林茂密。珍禽异兽、奇花灵草,举不胜举。其中被称为神峰的“雪海峰”山腰更有闻名天下的“天池”。池中之水皆为冰雪所融,平静清澈,宛若明镜,倒映绿树雪峰,风光旖旎,宛若仙境。
在无瑜瑄的带领下,一行人往山脉靠近西方的一座山峰飞去。接近天山山脚时,只见从山脚开始,直到五、六百丈高处,巨树参天,万木峥嵘,重重叠叠,绿涛如海。
再往上飞,树木渐少,隐隐可见山坡上现出融融白雪,随着不断升高,山上变作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再难看到树木。
无瑜瑄领着三人跟随山峰走势,不断向上爬升,似乎并无停下的意思。宁雪盈抬头看去,头顶上那片茫茫云海竟是愈来愈近,不到一刻的功夫,无瑜瑄已然带了古艾穿云而入,雪无馨也毫不停留的带着她随后飞入了云中。
宁雪盈一直以为白云就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现在身在云中,这才晓得,这云中就好似无比浓重的白雾,缠在身上冰冷冷的,眼前雾气腾腾,一片朦胧,睁眼不见五指。
也不知在云中飞了多少时间,上方云雾渐薄,又上飞了盏茶功夫,这才破云而出,来到了云层上方。
遥望脚下,是一片无边云海,翻滚涌动,壮丽无比。云上的天空更显清澈,一片湛蓝,太阳投下的光辉反射到云层之上,泛起柔和的白色银光。
在眼前,一座山峰从云中高耸出来,峰上覆满白雪,与云层的白色融为一体。最奇的是在峰巅之上的空中,漂浮着一座上宽下窄的小山,隐约可见小山上有座宏伟的建筑。四野眺望,可以看到远方还有数座高峰也拔云而出。
雪无馨追着前方一道碧影,向近前这座山峰飞去,不多时随着碧影落在了靠近峰顶之处。
脚踏实地,宁雪盈好奇的打量周遭,这才发现并不是像在远处所见,峰上只有冰雪。她们立足之地是一座用白玉石修建,约二丈方圆的平台,平台紧靠一道断崖而建。据无瑜瑄说,缥缈峰四周大多是山崖,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下,但由于要穿过云海,难以目视,加之陡峭危险,所以很难通过。
这座平台叫“观云台”,从崖边伸出来,悬空而建,是缥缈峰出入的门户所在。
宁雪盈等细看观云台,只见在观云台周围建有护栏,可是在中间对着崖外云海处却空出了丈许宽的一段,立着道高逾三丈的牌坊,上书“观云台”三字。
观云台连接山崖的那方,一条以青石板铺砌,六尺宽的小道往封顶延伸。小道两旁的地面上覆满尺许深的白雪,雪地中长满松树,针叶上满是白雪。
四人顺着小道行走了约二里多路程,前方现出一片竹林,青翠傲拔,郁郁葱葱,小道顺着竹林边缘向右方转去。
无瑜瑄道:“这片竹林种的便是天心竹。”
古艾望着只是比普通竹子绿了几分的天心竹,忍不住道:“还不就是竹子,没什么稀奇的啊!”
无瑜瑄笑道:“天心竹传说是天界神品,普通竹子皆是中空,可是天心竹破开后,里面又长有如同碧玉的细竹为心。”
说着晃了晃手中天心碧箫,道:“我这支天心碧箫,就是爹用千年天心古竹的竹心所炼。据说天下只有缥缈峰上,才长有天心竹,而且也就这片竹林而已。”
又往前行了里许,眼前现出一汪紧靠竹林的清潭,一道丈许宽的水帘凭空落入左侧近潭边处,溅起无数水花,可是瀑布入水之声却不大,只是发出“哗哗”的柔响。几人顺着瀑布往上看去,这道瀑布竟是从头顶之上,悬于百丈高空中的那座小山边上落下,也不知道那小山上的水是何处而来,竟可绵绵不绝。
宁雪盈讶道:“这小山怎么会悬在空中?刚才在远方看来,上面好像有很雄伟的建筑。”
无瑜瑄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这山怎么来的,上面是什么去处,从我学会御空以来,爹娘就对我千叮万嘱,绝不许到那山上去。”
众人将目光移回清潭,见这清潭颇浅,最深之处不过四尺。潭水碧绿,清澈见底,几块灵秀奇石在潭中组成一座小小的假山,一层薄入轻纱的水汽飘散潭面,仿佛九天仙境一般。清潭东方有道缺口,潭水从缺口溢出,汇作一条小溪,流往远方。
清潭后面的竹林被开辟出来一片颇大的空地,前方被耕垦作十余块旱田,后方则以凹形修建有几座房屋。
跟着小道行至潭边,小道与清潭相接,潭中每隔尺许便立着块宽二尺,长五尺,高出水面寸许的石墩。近百块石墩立于水中,在水面上连成一道石桥。
无瑜瑄指着清潭道:“这叫‘天水潭’,因为潭水是从空中而来,因此得名。潭那边的房屋就是我家,潭中的石墩是爹为了方便出入才建的,爹说修桥的话,未免太着痕迹,破坏了这天然美景,所以以石墩为桥。”
顿了顿,笑道:“你们猜猜这潭中石墩共有多少块?”
雪无馨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分给宁雪盈和古艾的两袋酒抢了回来,这时正拿着一袋饮酒,压根没注意无瑜瑄的问话。
古艾则是伸出指头去细数,可是石墩颇多,数着数着便眼花头晕,搞不清楚究竟数到了哪一块。
宁雪盈聪明之处,不只是记忆强,领悟力高,而且对数字也极为敏感。听了无瑜瑄的话,往潭中石墩看了会,见古艾正开始数第二遍,低声道:“怕是有百块吧!”
无瑜瑄拍起手来道:“对了,这潭中石墩不多不少,刚好百块,所以唤作‘百步桥’。”
四人跨上百步桥,往潭对岸走去,行到潭心,见水中一片鳞光闪闪,竟是数百尾金色、红色的鲤鱼,在潭中追逐嬉戏、生气勃勃。
过了百步桥,一条仍是以青石板铺成的小道,将眼前十余块田地由中间分为两半,左边种了各种蔬菜,右边种的则是各种奇怪的花草。
无瑜瑄边走边道:“这左边的蔬菜是我无聊时种的,虽然山下也有村庄可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