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是王莉,叫我王莉。寒梅,冬梅,直接叫名字就成。”
船长张迪等人指挥众船夫把船分成两排用纤绳一个个链接在渡轮后边,忙完之后王耀王浩轩跟岸上官兵小吏告别离开。
渡轮牵引着十八条木船缓缓上行。
从船舱到二楼休息室再到三楼驾驶台,众女眷像参观新居似的边看边介绍,特别是仆固浑雁等人上上下下跑了好几个来回;萱儿等人则在王莉的引导下规规矩矩的默默看着。
曲玉华孙莉红则拉着王夫人和众儿媳拉家常,她们甚至跟林岩要来银子给皓轩和夏翰的八个孩子每人一百两银子的“红包”做见面礼。
王耀夫妇早就听说那些人生活极为奢侈,几乎天天买肉,有时集镇没有卖肉时竟然找人跑到农户家中,用全猪羊的价格买半大猪羊回来,专门雇来屠夫宰杀。嗯,这点跟皓轩溺水后很像,无肉不欢。
那么小的孩子给几十铜钱已经是丰厚的见面礼了,没想到刚见面就给了孙子孙女八百两银子的“红包”,咱们很熟吗?这么重的礼以后应该怎么还?还说让孩子买糖吃,买糖能用八百两银子吗?知不知道郡丞每年的俸禄才三百贯?(约合三百两银子,另有俸禄谷米、丝绢布匹。)
李彤王莉等人寒暄完毕便追着蒋小爱从库房储藏室内取出一袋袋零食猛吃,孙莉红见状要过一些分给孩子。孩子们看着从没见过包装如此精美的东西想接又不敢接,只是一个个眼巴巴的望着爷爷奶奶。
直到王夫人放话孩子们才欢天喜地的接过零食。
她们帮孩子们打开包装
直言直语的曲玉华看着一群孩子对王夫人说:“若不是到了这倒霉地方恐怕五六年后才能见着孙子,现在可好,一两年内就有希望。”说罢叫过王博兄妹介绍给王夫人。
张帅通知后边船队做饭吃饭,因黄河正值丰水期船长又熟悉航道决定连夜赶路。因渡轮本来航速就不高,现在又牵引船队逆流上行,时速只有十几公里,最快也得午夜才能赶到石门镇。
细心的王夫人对王耀说大船的人跟皓轩很熟,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知道还不是一般的熟。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恐怕已经超过除家人以外的所有亲戚朋友。可是皓轩这半年多来并未去过禹门口几次啊?远没有夏翰与他们接触的多,可夏翰跟他们只能算认识,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而那些人跟皓轩就像是跟兄弟或是很熟悉的朋友一样说话……这大船跟儿子小时候画的图画有点相像,大船上的人穿的衣服也跟以前画的很像,更骇人的是他们说话的方式也跟皓轩溺水后的说话方式也很像。
可皓轩的确是从婴儿养大的,怎么可能跟他们有那么多共同之处?自大船到来之后皓轩的心情明显开朗了许多,难道他们有什么魔法?
特别是刚见面的时候,除船长,秦华,王家夫妇和林岩称呼他们王先生王夫人以外,其余所有人都是很随意又很敬重的说一声“伯父伯母好。”
伯父伯母,多亲切的称呼,可…咱们有那么熟吗?难道是有求于我们这个郡丞?就他们那无所不能万事不求人的样子自己一个小小的郡丞能帮他们什么忙?
还有就是船队的那些人刚上船时相互介绍的很详细,这些不是失散在西域的同伙吗怎么还要介绍?他们以前也不认识?可刚见面怎么这么快就熟悉了?一个个上到大船后都跟主人似的?
皓轩前些日子去长安时,说是替大船上的人雇船沿渭水到襄武接应肃州的车队,说那些是他们失散的同伴。大船的人连县城都没去过怎么知道同伙失散在西域?他们怎么联系上的?他们又怎么知道去襄武接应?
五月初翰林学士王大人在沙苑监换马、带备马去西域是去找他们吗?朝廷怎么能知道西域的他们?难道是张铎他北征时不留神说漏嘴传到朝中?可即使张铎说漏嘴也应该来韩城找他们怎么会去西域呢?
一个个谜团令王耀百思不得其解……
【河中张铎与后来改名张令铎的“张铎”二人在史书上很多地方混淆,职务、经历等处多有“重叠”混淆,北伐幽州的那个应该是“张令铎”;张冠李戴之处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