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西北是黄花岭,西南是荷叶坪山、芦芽山,东北部同样是绵延的山岭;北方二十公里处便是朔州,由绵延的山谷相连,官道便修筑于山谷之中,传说中杨业抗辽被俘后绝食而亡的陈家谷就位于此。两侧山岭山坡虽不陡峭,但仅仅能放羊或艰难步行,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行,更别说粮草车马。楼烦关便是绵延山岭上巍峨长城的一处关卡,契丹南下的通道之一。
契丹援军已经出动,跟以前一样,他们只是慢吞吞的跟郊游似的。尽管他们已遇到再次求援的汉丞相、皇子,但并未加快行军速度。因为他们知道晋阳城墙高城固,周军一时半会根本无可奈何,等月余赶到晋阳时周军攻城疲惫才能显出辽军威风,而且汉军等待越是着急才会给更高的报酬。
游骑哨探回报说前方楼烦关可能已经失守,城楼上高挂着大周旗帜。
怎么个情况?周军不是在围攻晋阳城吗?南下援汉的辽军首领、大同军节度使阿剌一惊:周军已占领楼烦关?以前他们顶多也就在雁门关、石岭关一带布防狙击,怎么这次竟深入到我大辽家门口了?奇兵深入?
他们途中遇到汉丞相卫融和汉皇子刘继恩,知道围攻晋阳城的周军很强大,否则他们也不会接二连三的紧急求救,自己的两万兵马过去也是无济于事。现在楼烦关失守遇阻,若后退十余里沿东侧另一山谷南下则要多出三四天的行程,因为那条路更加崎岖难行,根本不适宜大规模行军,而且周军能拿下楼烦关肯定也会在雁门关、偏头砦布防。否则就必须进行大规模强攻,拿下关卡打通南下通道。既然萧思温所部跟在后边只有一天路程,何不等他们过来一起行动?
阿剌命前军加强戒备,大军距关卡北三、四里处在一宽阔地域依靠西山坡扎营。此处山谷宽不足百丈便于防御,两侧山坡崎岖绵延,周军绝对不可能从山坡上过来偷袭。
阿剌命探马回报后军说前进受阻,正等待后续援军。
雁门关传来消息,说汉左胜军节度使李琼归降,已编入雁门关防御中。
前方探马回报,说关下扎营的是辽大同军节度使阿剌的两万兵马,后续萧思温的四万兵马与之只有一天路程。(辽史:六月庚申,汉以宋兵围石州来告,遣大同军节度使阿剌率四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
丁丑(二月初八)天刚亮,秦化根据头天视察过的地形,让张熙载所部两千禁军士兵配合G连、E连、F连“民工”肩扛手抬把发射架悄悄部署在距辽军大营四五百米的东山坡上,五连、七连全副武装负责掩护,以防辽军突然杀出。作为华军北征第一场真正的战斗有必要让所有人员参与,以便感受战场气氛及锻炼胆识。包括负责后勤的士兵(比如通讯、炊事、医护等)。
辽军岗哨及游骑哨探远远看到周军在山坡上活动也在纳闷:就算要用滚石阵也得把石阵部署在我军上方才对,我军早有防备,你们过不来的。在一里开外忙乎什么?难不成你家石头会拐弯上行?难道要等我军通过你处时再滚石?不对啊?这儿方圆几十里都是土山你上哪儿弄石头?刚才那些周军肩扛手抬是在运送石头?那才能搬过来几个?不成,赶快回去禀报,开战前必须派弓箭兵先行过来消灭你们。
阿剌也纳闷:周军不依仗关城固守,竟然出关在关下布阵,这是哪家战法?可能有诈,命哨探严密监视,各部严加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