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崇祯十三年 > 崇祯十三年最新目录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计方定(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搁了好久!本来王应熊是可以挽救的。刚开始,他还通过王行俭找廖大亨,试探和我们合伙造船的可能。可事到如今,也不得不……

周延儒写信给廖刘,这就泄露了他的情报来源。刘名升上了心,把王应熊派往北京的信使给截住了。王应熊在信中告了我们一状,说我们将来必然称兵谋反。今日不反,明日必反;今上在位不反,太子即位必反;我们不反,我们的手下必反。

总之,内江王到重庆与他王家发生冲突后,他对我们恨进了骨髓。王应熊很聪明,他渐渐发现我们推行的富国强兵政策,必然会触及他这种权贵的根本利益。

王应雄是定时 炸弹,留不得。这种人越聪明,便越危险。官场上的老话:早动早主动,晚动必被动!”

“那王应雄会不会得到消息提前跑了?”

“内江王说,王行俭在替我们稳住他。”

“你记着,王家的银子你给我拿回来!”

“知道了。哪一回你不是惦记着人家的钱包?”

“你知不知道,你这次川北用兵花了多少银子?还有流民入川,又要花多少银子和粮食?”

老公平静的脸庞,给她留下一道清晰的侧面轮廓线。罗雨虹盯着这道轮廓线,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焦躁。

“李存良在金城山只搜出了三万两黄金,三十二万两白银,激动得像个叫花子拣到金元宝!你算算,加上在广安的缴获,折合下来也不到百万两白银。

这点钱算什么?

五年重工业计划马上就要实施,农业投资简直是天文数字,军队和政府机关的花钱更是像淌水一样,哗啦啦……”

“我知道,你现在很困难。”

朱平槿终于睁开眼睛,给了老婆一个正面回应。

“你没钱了。汇通钱庄初始本金三百万加上存款税收,入库银共计八百多万。按照一比一点二的发行比例,正常货币发行额度只有一千多万两。于是你将发行比例调整为一比一点五,加印了一百五十万两银钞。

可这一百五十万两转眼又花得精光,所以你干脆整了个莽的,偷偷加印整整三千万两!

然而三千万对你来说还不够!

光是在川南嘉定、叙州和马湖三州府强制购粮一百万石,你便花掉了其中二百五十万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农贷款、工商业投资、道路投资,又是一千万;

还有八百万两到达湖广,让朱至瀚去占领金融市场,大量收购粮食。一千万两进入南北两京,去吸收当地金银存入;

我甚至估计,你还会在几家大企业上市时同步放水,让市场有能力承接大盘股,甚至让股市又创新高……

是的,我们通过我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让我们的钞票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我们掌握了造币权,就使我们有了充裕的资金来干我们想干的事。

但问题总有正反两面!

银钞没有足够的现 货白银做支撑,一旦股市崩盘,大量货币被挤出股市。流动性的洪水就会冲破金融安全稳定的堤坝,就会导致银行挤提,汇通钱庄就要破产,我们两个都要上吊。

记着,光注水不下米,粥会稀的!”

“我是在悬崖上走钢丝,难道这个我不懂?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你知道我们现在还剩多少粮食吗?”

愤愤不平的罗雨虹揪住朱平槿大腿根部的嫩肉,语似连珠般反击。

“去年秋季,我们仅仅收入了两百万石粮食!单单四川填泸州、无息农业贷款、手下人吃饭等等几项大头,就支出超过一百五十万石!

我算过,按照目前的粮食消耗速度,存粮最多吃到三月底,就会颗粒不剩!没有我强制购粮一百万石,根本熬不到四五月的夏粮收获!

你可能不清楚,乐山和宜宾的情况与雅安、广汉截然不同。我们在当地并没有掌握绝对的权力。即便强制收购,也必须要当面支付。两地官府也是做了很多不要脸的事情,才让当地士绅愿意卖粮给我们,而且还肯接受银钞!

马湖的驻军倒很强势,余粮说收就收。但那里地方虽然大,但实际上就只有一个屏山县,田土不足三万亩(注一),其余都是穷得打鬼的土司。驻军自己也要吃饭,他们能上缴五万石已经是翻箱倒柜了!不过最后的结果还好,起码比我预想的好。毕竟还有余粮可卖,总比拿真金白银也买不到粮食要好很多!

这次宜宾和乐山的贡献很大。川南核心区很富裕,没有被张献忠和土暴子祸害,有三百年的财富积聚。宜宾有举人名叫周元孝,一次就卖给我们粮食十万石。还有个被崇祯罢官的大官,名叫樊什么,除卖粮外,还直接捐了一千石粮食和五千两银子。

你想想,没有这次强制收购的一百万石,我们拿什么养活军队?我们拿什么接受流民?我们拿什么去搞你的狗屁护国安民、天下太平?”

看着老婆越说越激动,朱平槿知道自己必须安抚她。四川经济的压力全部搁在她肩头。她承担的压力,并不比自己小。

“粮食储备和金融稳定,这是一个双重目标的两难选择。

你选哪一头?你当然优先选择粮食储备!

金融稳定我们可以用战场的胜利去影响,可以通过政策的出 台去遏制,可以通过资源的引进去缓解,甚至是去骗、去偷、去抢……

可是一天不吃饭,心头饿得慌。

总之,金融不是刚需,不像粮食那样急迫。不过金融稳定也很重要。

我并非杞人忧天。我担心,这些多出来的天量银钞一旦进入流通,或者回流四川,我们很难保证物价的稳定。那时,老百姓就会发现银钞的真相,进而引发金融海啸。所以这次我不仅要抄了王应熊的所有家产,而且跟王氏一族有来往有劣迹的重庆商家,都要一锅端了!

小舅以前给我说,重庆是个大商埠,银多粮少。我估计,重庆一府作为四川首富,这次抢个三五百万现银是有把握的,此外还有十数倍于此数的实物资产,尤其是大量的土地田产!

有了这笔银子,汇通钱庄的资本金就可以极大充实。

有了这些实物资产,就可以极大充实王有企业,控制四川的经济命脉。

有了大量的土地田产,湖广移民

控制了重庆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