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崇祯十三年 > 崇祯十三年最新目录

第四百七十九章 血肉高地(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阆、苍溪、广元、巴州交界处,是大巴山南麓的层层山梁。 .在山梁起伏,夹杂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山寨、村庄和耕地。

山寨一般修在山顶绝险的位置,而村庄和百姓赖以生存的耕地,则零星地散落在山寨的附近,或是半山腰、或是沟底谷地。山寨、村庄和耕地,与无穷无尽的绵延大山一起,共同组成了四川自宋末以来独有的山城堡寨防御体系。这套防御体系,曾经有效地抗击了蒙古铁骑的冲击,让野蛮的马背民族付出了一位皇帝的性命和无数鲜血。

大明国乱,已经有很明显的末世景象。官贼纷纭,杀来杀去。百姓们不敢留在自己家,便按照老辈们留下来的传统,收拾家伙投靠山寨等保险的地方。

一些当地的豪族趁机招揽人口,编练寨丁,俨然一副乱世枭雄的模样。他们且耕且抢,与来往不定的大股土暴子既合作又对抗。至于大明王法的威力,在这些地方不如寨主的一个屁。

崇祯十五年二月,蜀世子朱平槿统领官军、护国军,大败土暴子于巴山,斩首数以万计,生俘不计其数。这股风潮很快刮到了巴山南麓的各家山寨,激起了大小不同、效果迥异的反响。

有些山寨距离官道近些,见着风向不对,立即想着法子向朝廷输诚;

有些山寨距离较远,觉着朝廷一时半会儿也顾及不到他们,不如坐观云起云舒;

还有个别地处深山的寨子仗着山高谷深、兵精粮足,对土暴子的大规模北撤欣喜异常,准备活动筋骨,下山大展拳脚。

谁知土暴子刚刚逃离,蜀世子的令旨被地方衙役送到了各寨聚义厅。一是交纳人质。两县所有残存的山寨都要提供两成丁壮为护国军服务,其必须包括寨主、族长、乡老及士绅的儿子。凡是抗拒者,俱以土暴子论处;二是编辑黄册、黄卡。防止山民与土暴子互相冒充,抢劫百姓。

这道令旨不可谓不狠毒。

护犊子,乃是人类的本性。寨头面人物的儿子都充作了人质,他们再怎么行事孟浪,也会有所顾忌。一旦触怒那位天家少年,他们后代的脑袋是否还能长在脖子,要取决于那少年的心情了。

至于编造黄册、黄卡,表面是针对人口丁壮,恐怕下一步是量地征税。

这些寨主们知道,如果公开抗拒,很可能意味着一称劫。许多人理所当然地用起了他们对付官府的老办法:敷衍、拖延和行贿。

然而,世子的决心之大出乎于寨主们的意料之外。寨子派出的使者还未下山,一支数千人的大军已经离开金城寨,向地处苍溪、巴州、阆“三不管”地区的山寨群扑来。其先头部队约千人,已经控制了驿道的几个要点:老观、三庙、三河和渔溪等地。

距离三庙驿最近的大寨——龙山寨,很快收到了护国军的最后通牒:要么遣质纳贡,要么被当作土暴子剿灭。

龙山寨下数十位头面人物被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他们商量半响,在得到了护国军不进村、不入寨,秋毫无犯的承诺后,向护国军表达了归顺之意,同意交纳人质,并交出山间隘道的关卡,让护国军无碍通过。

龙山寨是周围闻名的大寨,钱粮和寨丁都是最多的。龙山寨一归顺,周围的方山、月山、运山、小龙山等大小山寨,也只好效仿,把人质送来。很快,护国军控制了千佛镇至渔溪镇驿道以北,东河以东,恩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但继续往北推进,一个伫立在山道东侧不远处的山寨,如同一根铁制的门闩般锁住了护国军前进的道路。

这座山寨,是权家寨。

权家寨坐落在权家山,因为固若铁栓,又称栓子寨。

权家山是座方圆数里的大山,其山南北长,东西窄,俯瞰犹如一条无头有尾的梭子鱼。山势陡峭,林木繁盛,与东西两侧的沟谷相,相对高度至少有百丈。

分布在半山腰的三块台地,将权家山均匀地分作下两层。

东西两面半山腰处,各有一大块狭长的台地。台地有承接雨水泉水的池塘,有以雨水泉水浇灌的耕地。东侧山脚下有一条河岸陡峭的激流。西侧山脚下不远处,便是南北纵贯的狭长山道。

南面半山腰,也有一小块独立的平坦坡地。坡地的南沿,是一道高数十丈的灰白色悬崖。权家村建在这块悬崖之的平坦坡地,可以俯瞰南来北往的山道。

权家寨的主寨,建在高高的山顶。山顶被东西两侧山腰处的台地一夹,显得更加细长陡峭,形成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山脊。主寨卡在山脊的最高点,易守难攻。

从主寨出发,沿山脊向南,可以通过弯曲陡峭的石阶小路下到权家村。而沿山脊向北,则要相对平缓许多。一条经年腐朽的碎石小道,在北山梁的半山处分叉。一条通往东西山腰台地,另一条通往北山脚下的小镇。

这座小镇因为建有一座小小的昌宫,当地人称昌镇。又因为这里有权家老爷的大宅,所以又称权家镇。

从龙山寨到权家镇,经南北纵贯的崎岖山道从权家山西侧山脚下的沟谷通过,到达大锣山后,几乎原地反转一百八十度,才能到达昌镇。权家山南面是几乎无法通过的悬崖,若欲山入寨,只有沿着北山梁山(注一)一条路。

栓子寨南距运山三十里,龙山六十里、三庙驿九十里;西据东河约三十里,其间有玛瑙山寨群的大梁山、云台山诸寨;东距恩阳河约六十里,其间有石马诸寨。护国军要全面清理苍北的堡寨群,建立蜀世子朱平槿心的王道乐土,地处苍北心的栓子寨是道绕不过去的坎。

谭思贵在得到前锋第四营的敌情报告后,立即亲率第二梯队第十四、十五营超越了第四营,在行进间向栓子寨发动了进攻。

然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了。

护国军经历了一次广门铺战斗失利更大的军事灾难。

……

在千佛镇岸后,朱平槿会合了自己的参谋班子和部队。崇祯十五年三月二日,在经过了几天不紧不慢的行军后,他终于到达了龙山镇。

蜀世子朱平槿的亲自出现,给失利后的护国军带来了一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一个新编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的强大援军,还给川北的各路神仙带来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讯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巴山,这个高悬于蜀地头的动乱之源,不管要付出多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