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崇祯十三年 > 崇祯十三年最新目录

第五百二十三章 霹雳一声(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住朱平槿的手,重新把自己柔软的手臂缠去,让他跑不掉、甩不脱。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一面好,一面坏。这不是你说的吗?”

“这是两分法!那不是我说的!”朱平槿坚决否认道。

“管他谁说的!反正我觉得有道理!”

“反正”出口,意味着老婆是不打算退让了。

难道今天又要在田坎打一架?

朱平槿想,既然要打,打出一个好结果!

……

老公在想什么,罗雨虹一清二楚。

他俩的前世,正处于举国疯狂的房地产大潮。他俩不是房地产的炒家,也并非没有房子没有户口的什么“漂”,他俩只是这场大潮的幸运儿。

那年,当地某某领导台,立即高调疾呼“经营城市”。刚刚调到s委,收入并不高的朱副处长立即明白了个三味,并利用职务之便弄清了规划,在未来某某核心发展区的某某高档小区圈定了自己的新窝,并且东挪西凑支付了两套房的首付。

在两人婚后的若干年里,房价噌噌噌向窜了几个台阶。在别人为攒足首付而倾家荡产或耗尽两三代财富积累之时,两人却悠哉游哉地用不断增加的收入和不断贬值的货币支付着二十年分期还清的房贷。

没有孩子和老人要赡养,两人的职业前景也还光明,于是这对别人眼的丁克家庭便用卖掉一套房子的巨额收益去世界各地旅游。所以关于买房一事,一向对老公尖酸刻薄的罗雨虹曾经高度评价朱平槿,这是他对家庭作出的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历史性贡献。

然而,朱平槿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而高兴。

有一年春节大假,朱平槿莫名其妙地带着老婆逛到了市区的某个学校门口,骗过了守门大爷,然后傻里傻气地站在空荡荡的操场央让老婆拍照。

按照罗雨虹的秉性,她当然要追问个为什么。

朱平槿当时没有回答,只是心情略显沉重。

后来罗雨虹才偶然得知,那便是朱平槿祖在成都的老家。学校的整个操场,以及操场外小区的一半,都曾是他老家的后花园!

天呐,那儿足有几十亩!

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罗雨虹终于理解了朱平槿偶然的落寞:

所有的身外之物,无论今天它们多么光鲜璀璨,一旦放入历史的长河供后人审视,才发现那不过都是浮光掠影。

只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结婚生孩子这些人类生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才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清楚了老公在想什么,罗雨虹也明白了如何说动老公。

用房地产拉动全产业链,吸收超发货币的鬼话,对朱平槿没有丝毫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要说动朱平槿,必须摆出活生生的现实例子,即朱平槿经常挂在嘴边的“客观需求”和“人民期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