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情。
崇祯十五年七月二日,即护国军联络官龙启胜来到城父镇之后的第二天,温如珍、莫崇文、龙启胜与匆匆赶来的王世琮、马进忠、杨国栋和躲昌等人在花园水岸边的赏花水榭相聚,共商眼前的困局和未来的出路。
莫崇文语气平静地为与会者介绍了情况,随后谈了他的想法:
“……那贼俘供出的情况就是这样。
目前,我等尚未收到刘超信件,无法判断刘超是泄愤杀人还是举兵谋反。本营标将都司杨天福已领侦骑前往永城,若是快的话,今日便能送回准确消息。
不过末将以为,刘超将永城举人乔明楷灭门的消息,十有八九当是真的!
刘超与永城士绅,非是一日之仇,而是数十年的积怨。
据末将所知,当年科举,刘超在县学中出类拔萃,科场登第指日可待。然而士绅们怕他占了县里名额,便以他祖上籍贯山西为由,将他生生拉扯下来。
刘超弃文从武,武举第一,又有人告发他作弊;他一怒之下考了第二次,再次第一。当地士绅没了话说,却使人暗中阻挠,使他经年不能出仕。当年若非王抚院慧眼识人,他必将老死于故乡……
那日在义门,刘超醉了,咬牙切齿对末将道:
永城士绅家资巨万,豪奢无比。上通朝堂,下压黎民。神通广大,权势滔天。莫说寻常百姓世世代代为豪绅家为奴为仆,就是他这种朝廷的大将,也要被豪绅们踩在脚下,随意蹂躏……他恨得几次想杀人,却都被家人部下劝住了。或许这次杀人,便是他忍无可忍之举……”
“杀个人倒是轻松了!”
上首的王世琮愤然将手掌在案几上重重一拍。
“那是灭门!举人之家七十余口,被刘超杀了个精光!况且除了灭门,他还有封闭四门,占据县城的举动!若是朝堂中的乌鸦呱噪,定然要定下个谋反之罪!若是朝廷追究下来,诛灭九族也是轻的!哎,可恨……”
王大人情绪失控,众人皆知为何。
四营人马退到亳州,刘超兄弟曾经倾囊垫付,四处购粮。若永城士绅就此盯上了他和四营将士,借助朝堂上的代言人对此发难,他担心牵出朱仙镇不战而撤的秘事,成为朱仙镇之败的又一替罪羊。
这也难怪王世琮,其实除了他,众人皆有这个隐忧。
虽然蜀世子朱平槿一直在通过贾登联的亲兵龙启胜在联络他们,用银钞和粮食拉拢他们,但是对朝廷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服从,让他们依然恐惧于天子的反应。
说到底,众人在内心里依然抱着对朝廷和皇帝的幻想。他们希望朝廷和皇帝能够认清现实,承认现实,准许他们留驻于亳州一带招兵买马,休养生息。这样,他们就可以依靠手下的两万多人马,在乱局中求得一个自保。一旦将来天下大定,他们又可以凭着这两万多人马,为自己和手下的儿郎谋得一个高官厚禄,一个美好将来。
注一:数字出自《明史地理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