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若音和四爷都退居朝野了,只当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孩子们到了这,没那些个正襟危坐的规矩。
然后,若音命御厨去准备中午的团圆饭。
这些年,每年大年初一,孩子们都会来给她和四爷拜年。
中午的时候,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团圆饭,吃的不是饭,吃的是团员和喜庆的氛围。
将一切安排妥当后,一家人就简单地唠唠嗑。
二爷:“当年那岱钦娶艾儿的时候,不是说得好好的,每隔三年带艾儿回大清尽孝,如今人也得手了,三年时间已到,也没见着她们的影子,说话也太不算数了!”
若音:“话是这么说,但去年的时候,艾儿来过信,说是怀上了身孕,如今几个月过去,应该是快临盆了,加之天寒地冻的,舟车劳顿的,想来去不方便吧。”
艾儿嫁去科尔沁后,估计是年纪小,所以刚嫁去那一两年,肚子一直没动静。
当时若音正琢磨着要不要让艾儿回大清,她给她好好瞧瞧,再帮她调理身子。
也就是那个时候,艾儿写信回来,说是有了一个月的身孕。
若音自然是让她好好养胎才是正事。
这些年,自打艾儿嫁过去后,每次艾儿写信,字里行间,都是幸福的语气。
而科尔沁部落和大清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了。
不说科尔沁没人造反,就是周边有人在大清地界造次,不必大清出手,也不必吩咐,那岱钦就近就给摆平了。
女儿婚姻幸福,边关太平,若音这个丈母娘对这门婚事是越来越满意了。
二爷听若音这么说,这才道:“原来是这样,那也算情有可原。”
正所谓说曹操,曹操到。
只见李福康突然进屋道:“各位主子们,明颐公主和科尔沁的汗王到了,马车就停在门口。”
“什么?!”若音赶紧起身往外走,高兴的同时,嘴上也不放心地道:“这个丫头,本宫信上都同她说了,叫她安心养胎,等生完孩子,孩子长大些,能经受得住车马劳顿再回来也不迟,她怎么非要这个时候回来。”
按照艾儿信上跟她说的日子,艾儿现在刚好临盆,即便生了,也是在坐月子呢,难不成早产了?
想到这,若音脚下生风般,加快了脚步往外走。
刚到院子,就见门外停着好几辆马车,奴才们纷纷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那些琳琅满目的物品,全是岱钦和艾儿带回娘家的过年贺礼。
紧接着,一辆马车里出来一名俊朗的男子,这名男子,正是岱钦。
只见岱钦则亲自搀扶着艾儿下了马车。
若音的视线立马落在艾儿如箩般的肚子上。
只一眼,她就惊呆了。
饶是她生过四个孩子,肚子都从没艾儿肚子那么大。
艾儿见到若音,就要行礼。
若音还不等艾儿行礼,就立马扶起了艾儿,“你这大肚子,快别行礼了,进屋说话吧。”
她一面搀扶艾儿,一面对一旁行礼的岱钦说,“贤婿也快起吧。”
于是,若音就拉着艾儿,一家人再次进了堂间。
进屋后,若音站着打量艾儿,当年那个窈窕的少女,如今因为有了身孕,摇身一变,成了幸福胖的小女人。
她看着艾儿的肚子,道:“你这肚子,快生了吧,居然还赶着回来。”
“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岱钦说了,既然当年娶我的时候答应了您和皇阿玛,就要风雨无阻,要说到做到,其它的,他会想办法。”
说着,艾儿看向笑着看向一旁的岱钦,“本来我们还特意提前赶路的,谁知道路上一直在下大雪,耽搁了。”
“难为你们了,天寒地冻的,也不算耽搁,人平安到了就好。”若音把艾儿交给岱钦,让她们两口子在下首坐着,“既然来都来了,就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再回去。”
“欸,好。”对此,艾儿倒是应了。
过了一会,该吃团圆饭了。
一家人围着坐在堂间的紫檀嵌大理石桌旁。
由于儿孙满堂,一张桌子坐不下。
若音命奴才搬了张圆桌进来,一共坐了两桌。
沉甸甸的糕点,热腾腾的饭菜,喜滋滋的心情。
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品尝团圆饭,其乐融融。
期间,若音和艾儿坐在一起,她的左边是四爷,右边是艾儿。
由于艾儿肚子太大了,根本不好夹菜,或者端碗吃东西,她轻轻拉了拉岱钦的衣袖。
还没吃几口饭的岱钦,就在那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了。
见状,若音不由得道:“艾儿,岱钦他自个也要吃饭,让你的贴身宫女喂你吧。”
刚才她也瞧见了,艾儿的肚子顶在桌子前,根本就不好用膳。
但她考虑到岱钦赶了那么久的路,还没来得及好好地吃团圆饭,便随意劝了这么一句。
俗话说,女婿是岳母家的座上宾。
若音也跟天底下大部分岳母一样,对女婿客客气气的,这样女婿就会对女儿更好。
“谢额布喝体恤。”岱钦笑道:“不过,我们一路上都是这样过来的,艾儿她也习惯了,若是让别人喂,她该吃不好的。”
若音浅浅一笑,“那成,你喂吧。”
适才她也瞧见了,艾儿从马车上下来后,岱钦一直紧张着艾儿,凡事都亲力亲为。
至于艾儿,除了性格稍微温柔点,因为身孕有了母性光辉。
其它的,还是和当年一个刁蛮任性。
都说嫁给了爱情的女子,永远都是小女孩。
而嫁给不爱你的人,就会被生活和男人摧残得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懂事。
看来,艾儿嫁对了人,岱钦也兑现了当年迎娶艾儿时的诺言。
他说会守护最纯真的艾儿,他说到做到了。
此刻,不止是若音对这个贤婿很满意。
岱钦似乎也没想到皇家岳母会跟寻常人家的岳母一样。
就连皇后、二福晋、五福晋也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皇家婆婆。
她们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