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之穷途 > 大明之穷途最新目录

第一回 大明日暮月残,江湖星变斗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楔子

【一】袁督师

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二】狼族

狼族者,狼主乃山林之王者,聚其地方群狼,呼啸山林。百兽莫能与之争!而其狼者,性嗜杀,极机敏,绝难驯服,纵江湖之霸主亦难与之匹敌!而一老者竟以单身入狼族,以诚意感化狼主,遂得其孩儿,以为纵横天下之根本!

【三】下山

“徒儿即将下山,请为豪言壮之!”

“予我一剑,定能荡尽天下,平定风云!”

【四】安明之士

“以君之能,定可扶大厦于将倾,拯万民于水火,据贼寇于关外!君何不择一二明主而辅之,如若不然,或自为之,岂不国士所为,所谓举世无双!”

“一安明何足安明!安明志不在此,勿复再言!”

“君岂愿听此万民之呻吟,百姓之痛苦!?”

“世非无贤人,罪非百姓,然在于社稷。所谓社会大同,若果有诚心,则天下不必有主!君王者,皆窃国之人!”

【五】所谓君子

“不想我大明竟毁于尔等奸贼之手!”

“你连自己都救不了,还妄谈什么国家社稷!真是可笑至极!”

“即使我等全部身死,自有后人保家卫国,至死不渝!我中华者,岂少忠义之士!”

“哼哼C个至死不渝啊!那我就将你们那些个后人全部杀了好了!也好教你们路上作伴!大人看这样如何呢?”

“你!!!”

【六】泣血之书

“此乃大人泣血所为,愿将军重之!”

“传庭在一日,必定竭诚报国,虽死无憾!”

传庭得其泣血之书,日夜研习,终有所悟。虽有济世之志,奈何天不与之!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传庭死而明实亡矣!此何其悲乎!

【七】江湖

其时江湖有正派,有邪教,有奇门,有隐士······正派以武当为首,邪教以三十六洞天为霸,奇门以五行为主,隐士以四方为尊。

【八】诉衷情

铁马金戈难忘却,

御龙泉伴月!

烟花三月扬州?

今朝春梦觉。

未及冠,

半圆缺,

何曾怯!

此生谁解?

身已彷徨,

心登皇阙…

第一话出师未捷身先死

曾经的大明,驱逐了号称无敌的蒙古铁骑;而今的大明,却在凛冽的“北风”中瑟瑟发抖,那些早已不再的昔日光辉依旧刺激着那些只知纸醉金迷的天子。只是,在暴风雪来临之前,在这仍旧无比光辉的落日余晖中,真的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那隐藏在暗淡光明中的无比黑暗吗?又有谁能在这将要摧毁一切的暴风雪中保护着早已千疮百孔的大明呢?也许,答案,早已注定!也许所有的人都早已知晓,只是,他们不想、不愿更不敢承认而已····也许·······但再多的也许,也无法比得上一个结局:即使残酷,即使无法接受,但确是事实。

而现在,风雪已来,我们所能做的,就仅仅只是感慨和叹息,就只有冷冷的无奈何绝望吗?

“当守!”

“不战必不可守!不过河必不可战!”

“辽人绝不可用!西部(蒙古)绝不可恃!永芳绝不可信!而广宁多间谍可虞!“

”若渡河,则河东人必内应!仲秋九月,可高枕而听捷矣!“

”王大人!疆场事重!兵者,国之大事也!岂可如此轻率!“

”熊经略!熊尚书!计已定!愿请兵六万,一举荡平!“

当日,熊廷弼与王化贞争论无果,化贞得座师首辅叶向高之助,率主力进驻广宁,廷弼仅余五千人矣。无奈何,只得观其成败。然后金军未至广宁,而化贞十四万人竟全军覆灭!自此辽东再无明军矣!

”六万军一举荡平,竟何如!?“

”不若守广宁及前屯。“

”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

“岂可不战而弃辽东!”

“若不是你一意孤行,我等如何至于这种地步!”

明天启元年,辽东经略熊廷弼与巡抚王化贞不合,廷弼主守,化贞主战。然廷弼虽为经略,其实无权。化贞夺其兵权,率十四万人驻广宁,廷弼仅余五千人!天启二年正月,后金汗王赤兵出河西,化贞十四万人未与交战,竟已全军溃败。化贞仓惶逃出,在大凌河见熊廷弼,大惭。廷弼悲痛异常,遂将五千人尽数交于化贞之手,令其断后。而廷弼尽迁辽东百姓,焚其积聚,退至山海关。此一役后,朝野震动,士大夫尽欲南迁。二月,化贞被捕,廷弼被罢,监禁北京城!而辽事愈加急迫,泱泱大明竟有灭国之兆!

在这北京城,你若想知道一件事,那你去一个地方的话绝对可以知道你想知道的所有答案。也许这地方看起来太过平常,但它却是所有消息的交汇点。无论什么事,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这世间的一切东西,你都可以在这里打听到!其实这些地方只是一些寻常的茶馆客栈而已,只是百姓大多愿意到这种地方休息,说些与自己远远无关的事。事实上,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羡慕而已,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此各种猜想便在市坊间流传。因此这里历来也是说书人们的集聚之所,一桌一椅一扇一堂木,几个听众,有时说书人亦会带徒弟前来,两人配合。其实吗,说书人们也不仅仅只是说一些三国、隋唐之类的,看官们最爱听的确是那些新鲜事,尤其是那些宫廷秘闻、王公大臣隐秘之事。但是今天在北郊最负盛名的醉仙楼里,说书人说的却是辽事,无非是熊廷弼被罢,辽东失守,引得众人一阵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唏嘘感慨。

如今的北京虽然繁华依旧,仍然一片歌舞升平景象。但就在这北京城,就在这大明京都,早已是人人自危,路上行人愁容满面,许多店铺早已无心经营,就连那所谓的可以保家卫国的士大夫们也都在暗中收拾金银细软,甚至已经做好了东虏攻破山海关、兵临北京城的准备!难道这偌大一个北京城就真的没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