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南浦中队失踪的消息,很久都没人敢确认,大家都不能相信,一个中队的建制,会在准治安区消失,没有征兆也毫无痕迹,从留守雉水镇的日军,到位于南通的日军司令部,几乎没人能相信,也不可能推理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都听说关老爷出山了,可是那只是传说罢了,难不成还是真的?
雉水的消息传到司令部,他们甚至认为,这只不过是南浦的恶作剧,这个一直抱怨的家伙,又在想新的办法来打秋风。可是接二连三的电报发来,才让司令部感觉事态严重,这么大规模的失踪事件,在后方还是很少发生的。司令部派出了一个小型调查组,试图解开谜团,可是现在雉水的驻军都不敢离开镇上,何谈去下面调查啊!转了一圈只好回去:事实存在,查无所因。
司令部真的紧张起来了,这只能说明,有一支实力很强的武装,在这一带活动,而能消灭南浦一个中队,说明这支部队比当初的抗日自卫队还要厉害,很可能是新四军的主力部队转战到这一地区了。当务之急,是赶紧加强雉水的防务,把它的治安级别提高。司令部希望找到有对付游击经验的军官,他们很后悔,当初没有及时对南浦的要求做出反应,现在一切显然都陷入了被动。
南浦中队被消灭的消息,通过新四军潜伏在敌伪内部的地下组织,传到了新四军军部,通过上次的军火库爆炸,新四军侦察小分队的报告,军部知道程志远的武装,不过没有联系方式,联系不到他们。
军区立刻派出熟悉当地情况的交通员,与在雉水的地下情报站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
程志远也在寻找组织,他觉得他能把事情搞这么大,纯粹是运气,有时候他心里也没底,甚至有些焦虑,但是他是这个部队的主心骨,所有的犹豫都不能让人看出来,否则大家就都会动摇,有时候他感到压力太大,会远远地离开一会,找个空地,大哭一场。他非常希望能跟新四军联系上,希望得到组织思想上的指导。人们怎么能相信,吃掉南浦中队的人,居然是一队泥腿子。
程志远派人出去找了很久,没有找到新四军。意外的是,程志远找到了很多从外面回来的人,而且还有小股的武装,甚至装备着鬼子的三八大盖。程志远把这些武装联系起来,并且让他们到陈桥接受简单的培训,让他们担负起保卫村民的同时,也担负起整个地区的警戒任务,现在程志远掌握的地盘,已经涵盖了雉水东南的所有地区,鬼子现在都不敢过龙游河口。
但是程志远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做,这是一块庞大的根据他,有众多的群众,而且还有很多股规模不等的抗日武装,他有时候把他们集中起来搞些训练,但是更多的时候,程志远感到无所适从。
程志远找新四军很辛苦,新四军找程志远也没轻松多少。虽然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军部找了一个相对熟悉雉水的同志小刘,但还是很费周折,小刘本来就是在陈桥邻近的桃园村长大的,所以他回到雉水,直接就到了老家打听,让他感到悲愤和意外的是,他的老乡已经全都不见了,而换了一批他从来都没见过的人。包括在他曾经住过但是已经残垣的房子里,也是住的陌生人,还好不是东洋人。
这一点都不奇怪,他的邻居们在清乡的过程中,都已经被鬼子害了。而现在住的人,都是从外面逃回来的,不敢再回原来的村子,只能找一个更偏僻,更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落脚。其实很难说,哪里更安全。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对陌生人都非常敏感,别说告诉抗日武装的情况,就连口饭都不会给,谁知道是不是鬼子的细作。小刘打探了半天,还是不得要领,这样下去,估计浪费很多时间也别想得到他们的信任,他着急啊。
小刘不得不被逼的使出苦肉计,说他就是伪军的细作,而且还是个小头目,这是很冒风险的,很多情况下,老乡会不由分说,立刻报仇雪恨,立即执行。还好一个民兵头目有点情报意识,觉得这个可能的头目有价值,小刘还是被老乡们打了个半死。然后被捆得象粽子一样,押着去见程志远。
程志远已经和附近的民兵队伍建立起了通畅的联系,并且跟他们强调了抗日活动的严格纪律,这让小刘死里逃生,有机会见到程志远。当然也见到了桃园部分死里逃生的老乡,大家很快尽释前嫌,程志远看着鼻青脸肿的小刘,很是可笑。这是组织上派来的交通员,以这个形象出现,的确出人意料。
程志远把自己的情况和如何搞定南浦的过程详细跟小刘做了介绍,小刘听的出神入化,不过程志远也讲了他的困难,伤亡好几百呢,轻伤的自己还能处理,可是几十个重伤的,他们真的没有医疗条件,希望能够得到新四军的帮助。在盐城新四军军部,确实有几家野战医院,但是都距离很远,如果搬运这些重伤的民兵,确实是个大问题。
小刘得到了他最想知道的情况,非常兴奋,这次任务总算完成了,有这样一只武装,他也觉得无比骄傲。虽然没有请示领导,但还是自作主张,觉得帮程志远把手上的战斗人员向外转移。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组成了2个担架队,尽可能的慢。但是程志远知道,很多人根本走不到目的地,不过总比在这里等死强,算是有一线希望吧。伤员倒是很乐观,与那些冤死在鬼子屠刀和蹂躏中的亲人比,他们不吃亏,至少还搞定了一两个仇人。
亮子的伤是贯通伤,不是很严重,但是程志远让亮子随行,一是看看伤口,希望尽快恢复,另外也让亮子作为自己的代表,向组织上反映这边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惑,希望组织给予确实可行的指导工作。人都走了,程志远还的忙,他现在要组织新的武装,枪多了,人也多了,他要在附近上百里的范围内,在数万群众中选拔最好的射手,组成一只素质很好的武装。这些人集中训练,其余时间则分散成各个小股部队,负责自己村子周围的警戒工作。有更多人报名参军,几乎是应接不暇,这样,程志远的队伍差不多达到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士兵的素质和技能要求更严格,程志远每天带着他们出操训练,一切规则均搬照黄埔军校的制度来执行。其余的人,就被安排参加生产活动,锄那些象征希望的豆苗。闲暇的时候,程志远也琢磨日本人的战法,特别是单兵和小股部队随机应变的阵型,这些阵型非常实用,代表了很强的军事能力。有时候程志远也搞些演习,主要是演练在正规部队面对面作战时,这些阵型的效果,他希望他的人也能熟练掌握。让他难过的是,农民出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