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告终。长沙失利的消息震惊了大本营,有关游击战的研究开始提上日程,本来苏中就是新四军的游击区,但是此前并没有太过重视,所以也没有更多经验,当大本营希望从中国得到更多关于运动游击战的经验时,本田少将也麻爪了,这时候,小野的出现倒是给了本田很大希望。战线已经拉的太长,补给物资需求量倍增,过长的补给线也显得非常脆弱,这次本田的回国之旅,除了安抚人心,还要向大本营汇报战局的新进展,尝试找到更好的快速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日军的作战部署必须按照目前的战局随时变化,他们也需要采用运动战,通过这些本地的打法,希望能够找到快速制敌的捷径。大本营的主和派已经蠢蠢欲动,如果他们占了上风,那么对战场的补给会更加不利,到时候主战派的日子将更加不好过。本田少将的任务很重,这也是他为何饥不择食地选择小野做榜样,因为他太需要游击战的标本了。
小野在日本本土的演讲和报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给了主战派一个很好的借口,依靠新的战略战术,他们有能力稳定目前的战局,并取得新的进展,小野也不失时机地兜售他曾经制订的剿匪计划。今非昔比,小野现在是专家,而且身边最小的官也都是大佐级别的,他的计划得到了本田少将的首肯,并且要求他回中国后,根据新情况作出更详细的作战计划,到时候由上海派遣军直接协调执行,也算是本田的一次游击战样本工程。
在回中国的路上,小野一直思考他的作战计划,等回到雉水,看见形势没有任何变化,很是放心,大大地夸奖了一下井上,让井上很是受用。其实小野给井上的任务就是守住现在的局面,没有大的问题出现,就是头功一件,可井上还真没闲着,他不仅通过打猎等手段搞定了皇协军,而且还通过当地的老百姓,了解了根据地的大致情况。
小野走后,井上就一直保持和皇协军的良好关系,同时也表现的更加亲民,显然这些努力还是有回报的,有人愿意投桃报李,向前凑合,在九华有一个小地主,就成了井上了解根据地的突破口。这个任姓的地主也算不上真正的地主,顶多也就是比小康稍微富裕些,他的儿子也参加了皇协军。一次井上带着一帮人在附近打猎,就住在他家,可能从来也没有这么大的官光临的缘故,况且人家又客气得不得了,小地主有点受宠若惊,于是把知道的关于根据地的情况就都说了,也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来回报人家的热情,能奉献的就多奉献点吧。
其实那小地主知道的也不多,但是他有一个知道情况的亲戚,就是李桥军火库爆炸案中的劳工头领国平。此前村里物资紧张的时候,国平曾经到他家里来借过粮食,当然,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这个忙显然是帮不上的,国平在地主家里呆了2天,闲着没事喝点酒,醉了就吹吹牛,也就不知不觉把村里的情况跟这个亲戚说了些。什么鬼子啥都不是,他们有很好的警报体系,什么他们有人有枪,鬼子来了就是个死,等等。这些不经意的情报,对井上简直是无价之宝,他试图想了解更多,但是发现小地主也就知道这么多了,于是不动声色,跟他讲,如果他那个亲戚下次再来,就给人家点粮食,来一趟不容易,并且嘱咐管后勤的,让立刻给小地主家送两袋粮食来,感激的任地主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觉得没把心掏出来,真是太自私了。井上叮嘱任地主,下次他那个亲戚再来,就多问些情况,比如部队多少人,哪里来的,大概都在哪里活动等等,井上一再表示,他是没有恶意的,只是想和村里的人交朋友。听得任地主连连点头。
这个情况对小野来说如获至宝,他最需要的就是抗匪的情况,此前可以说一无所知,现在终于可以了解一个大概,很多问题也就有了答案,他甚至要求井上,看能不能策反那个小地主的亲戚,如果是那样,就更好了。小野现在就更有信心了,他决定做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一次搞定整个准治安区,英雄出手自然应该要与众不同才行。
小野摒弃了此前微缩版的清剿计划,开始大张旗鼓在纸上画起了地图,现在他不用担心,有更高层的人来支持他,而这个时候,他的对手程志远,已经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小野不知道,程志远的翅膀已经越来越硬了,小野还在按照半年前的形势来制订计划,以舒展他的宏图大志。
现在小野有了尚方宝剑,已经不再受南通的制约,他的计划也就相对宽泛,小野计划的核心是,从3个面实现对以花园口为核心的准治安区的合围,其中从泰州调动1-2个中队来支援他,形成东进攻击部队,从黄石线进入。从通州调集2个中队,组成北进攻击部队,从通榆线进入。从东台调集2个中队,组成南下进攻部队,从龙游河口进入,最终3股部队在花园口会师,在花园口附近建立剿匪大本营,以此为基地,开展大范围集团化的进剿作战。
小野根据此前对抗匪作战的经验,总结了几条行动要点,在他的报告中,抗匪非常善于借助有利地形,使用包括毒箭和步枪在内的武器,并且善于隐蔽和快速机动,所以他要求,所有的作战部队都配备防弓箭的盾牌,行军的时候不要走大路,要隐蔽行军,切忌小股部队单独行动,最小的行动单位也是中队规模,尽可能带上重武器,抗匪最怕的就是重武器。
在作战细节上,井上的情报给了小野巨大的帮助,他现在知道,抗匪能很快得到他们的行踪,并不是有内奸。他们在各个道口设置了用于报信的消息树,所以一旦他们出现,那里的村民就会很快发现他们,并且有足够的时间来隐蔽撤退。隐蔽的村民基本都藏在村里的地下室,等他们被伏击撤退后,才会再出来,而抗匪武装正是靠这种观测情报体系来安排对他们的伏击的。
现在小野就希望用几路大军的规模,来牵制抗匪的武装,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没有机会和胆量来伏击他们,如果抗匪伏击其中一个进攻部队,那么其它进攻部队就可以快速实施反包围,抗匪的武器装备落后,军事素质估计也不会很高,此前得手完全依靠他们的突然袭击,小野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不敢僵持久留。如果抗匪敢于袭击某个部队,该部队就可以凭借优势火力和他们周旋,等待其它部队完成反包围。一举歼灭所有抗日武装。如果他们不来搞伏击,那小野的部队就可以在花园口建立清剿基地,长期住下来,并采用集团清剿的方法,大规模搜山,如果敌人敢于反抗,就用此前的诱饵战术,受攻击部队吸引住抗匪,其它部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