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队,这次可真是挣足了面子。程志远和陈新非常高兴领导能来视察。同时也介绍了些详细的情况,他们在攻坚战上确实不具有优势,这一点在两次攻坚战斗中都已经显露出来。
领导并不这样想,他认为一定要借助目前的大好形势,再接再厉,他热情的表彰了9团的指战员,给予一系列的奖励和荣誉,同时要求他们趁热打铁,一举拿下通州的鬼子,这样他们就会轰动苏浙,甚至整个军部。程志远是老实人,觉得自己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是自己的分内事,基本不喜欢打折扣,即使是这样的人,在听到这个命令的时候,都有些震怒,到底了解不了解情况啊,通州是南通东北方向鬼子最大的据点,如果说那里有一个联队的驻军,一点都不会意外,况且连平潮的鬼子都有重武器,通州的鬼子肯定也有,让他这一千号人打这样的攻坚战,这不是瞎指挥是什么。程志远怎么看这个领导,都觉得不靠谱,他没有陈新的城府,想立刻争辩,但是被陈新给拽住了,没有说话,只能听领导滔滔不绝的讲形势,程志远觉得,这个人越来越象王敏。
领导走了,该干的还得干,但是程志远和陈新谁都不提攻打通州的事,他们希望根据目前的形势,制定最有利的战斗方案,而不是好大喜功的去冒险,要知道,攻坚通州,造成的伤亡可能是毁灭性的,如果他们真的去打了,败了,没人会出来负责,战斗吗,总是有胜败的,但是对程志远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打平潮他就有点后悔,啥都没捞着,还搭上了好几百的弟兄,这种仗不知道意义何在。他不敢说他的心里话,怕这些读书人给她扣这种这样不同主义的大帽子,但是如果让他去打通州,说出天花来他也不干,即使陈新劝他,也没用。
不过接下来怎么走,还得听陈新的,程志远在雉水建立了站地医院,让受伤的弟兄在这里得到治疗,牺牲的人他从不在意,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搞形势,很多事情等着去研究和部署呢?不能再去扒路了,已经有几次,扒路的分队和鬼子打照面了,要不是躲得及时,估计还得交火。鬼子这次损失惨重,他们派出的勘察人员发现,几乎能毁坏的地方都被破坏了,运输线基本瘫痪了,如果想恢复交通,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且还得全力以赴的抢修。幸好还有运河,完成部分物资的运输。
鬼子想抢修公路,这倒是程志远愿意看到的,这给他们有机会骚扰鬼子找到了准确的地点,而且还可以找机会打几次伏击战。反正是不会去攻击通州的,不过也不能闲着,现在只能拿这些鬼子的小股修路部队开刀了,虾兵蟹将也是肉啊!不过鬼子现在巡逻的频率和数量都非常高,而且相互之间配合紧密,沟通通畅。如果伏击单股鬼子,很可能会导致被反包围,这是相当危险的。现在根本不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出动,所以程志远和陈新商量,只能采用狙击的方式,派出神枪手,搞突然打击,反正公路抢修现场大部分都是民工,鬼子大多都是些监工,没有几个,派出几个神枪手,打几冷枪,就能搞定,而且撤退迅速,也不会担心被鬼子包围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延缓鬼子打通公路的时间,给前线的兄弟部队减轻压力。
程志远这么想,鬼子也这么想,在伏击几次得手后,鬼子就开始加强对抢修点的保护,派出更多的人巡逻,而且还设置了专门对付狙击手的暗哨,程志远觉得越来越难见缝插针了,他无形间感觉到,鬼子好像越来越多了。程志远的感觉是正确的,但是他还不知道,为期1个多月的百团大战,给中国战区造成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