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丰碑 > 丰碑最新目录

第十六章 大扫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雉水游击区,可能是此前过于活跃,被南通驻屯军认定为非治安区,需要加大力量整肃,在地下党搞到的敌人围剿兵力部署上,这里是两个满员的野战联队,大概有6000多人,有重机枪,迫击炮,还有92步炮,据说驻屯军方面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里清理干净。道理也说的通,屁大点地方,竟然前后损失了2个中队。如果不把这里当重点,除非日本人脑子进水了。

军区的命令是,要求程志远的九团迅速转移到盐城,与在那里的新四军大部队会合,要保存实力,避免与鬼子正面冲突。命令说得再清楚不过,让程志远赶紧带人走,否则就来不及了。程志远愣愣地听着陈新读这份命令,懵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陈新知道程志远难过,于是命令亮子,二黑和小飞,做好转移前的动员工作,要安排好百姓,尽快做好准备。几个部下没有动,他们看着程志远,等他发话。好一会儿,程志远挤出来一句话,“你们都走吧,我不走!”

陈新以为自己听错了,程志远是让他们赶紧去准备,突然间,他意识到,程志远不想转移,他想留下来和鬼子干,这是违抗军令,开玩笑,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他让几个人先出去,想单独做程志远的工作。可程志远的眼睛里好像要喷出火来,他向着陈新怒吼,“我们走了,百姓怎么办,难道让这1万多人都去死吗?”他太气愤了,他不明白上面在搞什么,没本事就别去招惹鬼子,现在好了,鬼子都来了,又拔腿就走,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根据地的老百姓怎么办?他觉得陈新此时就是上级,至少是上级派来的,程志远此时有点歇斯底里,他想发泄。

陈新希望程志远明白,一千人对六千人,是没有任何胜算的,而且人家都是重武器,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走,还有机会回来报仇。程志远坐下来开始抽烟,半天才挤出来一句话,“你走吧,带上愿意跟你走的人,给9团留下点种子吧。”陈新知道,程志远不发话,他一个人估计也带不走,除了张排长。

陈新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服程志远,一起走,走前尽可能妥善安置好这里的群众,他们带不走那么多人,否则谁也走不了。现在看程志远的情绪,估计不是说话的时机,他希望等程志远冷静了,再做工作。陈新忽略了一点,程志远跟他的想法完全不同,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有感情,特别是这些百姓,都是他死里逃生救回来的,这些人是他活下来的唯一理由,怎么可能让他舍弃呢?如果能走,在雉水抗日大队转移的时候,程志远早就走了。

陈新只是觉得这么有实力的部队,不能就此毁掉,他完全忽略了程志远的情感。直到他们为此大吵了一架,陈新才突然明白,他无法劝说程志远做到转移。程志远说了狠话,“战友们牺牲了,我从来不难过,因为我从来没认为我还活着,如果你剥夺了我保护自己乡亲的权力,那我就更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你去问二黑,去问亮子,如果谁不是这样想的,就不可能活到今天。你能带走谁?”纠缠在是否转移上,现在看只是浪费时间,这个话题太伤感情,陈新不得不回避,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目前的条件,帮程志远尽可能找机会,让更多的人在即将到来的扫荡中活下来。他自己也不会走。

可是一千多人的部队,带着1万多人的包袱,在这么狭小的范围内,不可能完成跟两个联队鬼子的周旋,打,打不赢。跑,不能跑。藏,能藏哪里啊?陈新觉得他陷入了死局,而程志远倒是坦然,既然不走了,也打不赢,那就拼了,又不是没拼过。陈新必须找到一个办法,让大家能看到希望,否则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程志远视死如归的态度,让他不能接收,也于事无补,陈新相信,总能找到办法,现在必须把大家发动起来。

陈新去找亮子,跟他商量,亮子也觉得没招,只能爱咋咋地啦。不过要是他一个人,就去投奔季老板,这样还能到镇上多杀几个鬼子,这提醒了陈新,为什么不把根据地的百姓化整为零,分散到鬼子占领区的地方,那里不是鬼子扫荡的重点,估计没人伤害他们,现在整个雉水还是程志远的地盘,他有机会这样做,如果根据地的群众少了,就可以减轻很大的负担。即使不转移,回旋的余地也会很多。

陈新马上跟程志远商量,看这样可否行得通,此前一直消沉的程志远,终于见了点亮,他觉得陈新的想法很有道理,至少可以让一部分老百姓躲过扫荡,于是他叫来小飞,让他发动民兵大队,给各个村子的村民做工作,说鬼子马上就要大扫荡了,让他们尽可能地投亲靠友,离开根据地。陈新让小飞做好统计,看有多少人能找到落脚点,还剩下多少人,这对他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非常重要。

陈新叮嘱小飞,一定要找细致的人做群众的工作,要强调鬼子这次扫荡不同以前,时间长,兵力多,所以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同时也要让群众知道,我们不会离开,不要给大家带来恐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小飞觉得任务很重,于是叫上亮子,跟他一起去,他自己心里没底。

情况确实比想象的复杂,老百姓不是没讲过鬼子扫荡,其实小野还真没少来这里做客,但是这么大动静,显然非常紧张,一度有些混乱,很多人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毕竟搬家不比其他,故土难离,寄人篱下,也不是长久之计。那些山下有亲戚的还好些,多一条路,而没有亲戚的就更紧张,他们很多人聚到陈桥,希望程志远给个说法,他们怎么办,不会不管了吧。

程志远让大家都平静下来,说他们不会不管,在山下有亲戚的,就去投亲靠友,如果没有,也会跟我们转移,虽然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去哪,但是不会扔下大家不管。并且承诺,如果有更好的去处,他会派人把投亲的人接回来,大家一起走。显然这都是些借口,其实程志远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既然自己没法办法,就只能按照陈新的计划实施,总比等死强些。程志远又让亮子去镇上和各村,选择比较积极的大户和地主,让他们以雇佣佣人的长工的名义,接收一部分村民,不用给钱,给点吃的就行。

这样,程志远终于安排了差不多3000多人,这些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可是剩下还有七八千人呢,他们怎么办?他问陈新,陈新心想,“你问我,我问谁去啊?”但这话不能说,他必须得让程志远相信,他总是有主意的,即使他现在什么想法也没有。晚上大家闲着没事就开会,围绕扫荡,随便聊天,有点头脑风暴的意思。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