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些玩意估计程志远更喜欢。他们需要总部尽快空投,并且告诉了总部详细的空投场坐标,程志远也在准备,他让人搞来很多秸秆,选了一块空地,组成一个巨大的十字形,等美军运输机到达的时候点燃,这样就能实施精确引导,准确空投了。程志远正在加紧赶制相关器材,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了解六孔桥上游的水文,这是关系到成败的最重要因素,而到此为止,他们对六孔桥的水文还一无所知。工兵组知道,在离六孔桥不远的通州,军统有一个潜伏小组,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小组,搞到一些关于六孔桥附近水文的资料,不过石沉大海。而且多年的斗争经验告诉程志远,自己了解的情报才能相信,轻信别人的情报,只能是王敏的下场。他们决定,一旦空投完成,就派人实地潜水,了解情况,熟悉路线,这些都是必须做的。
在等待空投的时间里,程志远让二黑带着些友军工兵,又去了一次六孔桥,他们在山丘后面盯了3天,没有发现更多的变化,现在日军在击败上次的偷袭后,很是得意,并没有提高警戒级别,这次侦查的收获还有,亮子在上游找到了一处非常隐秘的场所,可以作为上游出发的基地。而在一处比较远的高地,用友军的望远镜,他们能隐约看到六孔桥,虽然不清楚,但是这里是能迈过鬼子,看到六孔桥的唯一地点了。
他们还认真观察了六孔桥上游的水文,水很湍急,应该也不是很浅,但是由于是晚春,水温很凉,没有人能下水,于是不得不先行回来。而程志远这边,正加紧准备,除了可能用上的装备,就是空投场的细节整顿,很快,友军的消息来了,美军运输机很快就会来空投,并且确定了准确的时间,他们要在陈桥西北建立观察点,监听空中可能出现的轰鸣声,以便这边能及时点燃火场,完成空投。程志远让很多人带着长木条,围着火场,防止空投物资掉进火里,特别是高爆炸药,如果落向火中,可以用长木条把即将下落的空降包挑开。
飞机来了,很准时,谁也没有迟到,只是飞机的轰鸣声太大,这远远超过了预期,其实远处观测点的人传回消息时,程志远自己都能听到了,点燃信号火堆,空投,飞机离开,收拾空投场,扑灭大火,天还没有亮,一切都搞定,大家赶紧把物资转移到地道里,这些都是宝贝,搞掉六孔桥,全靠他们了。30多个潜水员也都汇集在一起,程志远让亮子领他们去休息,准备些饭菜,他自己则和工兵去地道盘点物资,显然总部非常重视这次活动,物资按清单准备,且都是双份,如果不出意外,2-3个六孔桥都能干掉。程志远看着山洞里堆积如山的高爆炸药,各种自己不认识的小设备,还有给自己的礼物,迫击炮,步枪,很是高兴,也渐渐意识到,现代战争,打的真是后勤啊!如果自己也能有这些东西,就真的游刃有余了。
有了物资,现在要做的准备就更多了,程志远和工兵们又重新梳理了一下机会,准备2条线同时进行,一部分人带上懂水文的潜水员,从上游潜入,密切了解六孔桥上游和下游水文,选择最合适的爆破点,并且把一根比较粗的绳子系在这些衙的桥墩的水下根部,准备在上面固定炸弹。程志远提醒友军,不要把具体的计划上报总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也不要惊动通州的地下组织,长期的对日斗争,让程志远相信,谁都不能相信,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的。虽然友军的武装物资帮助让他大开眼界,但是他仍然非常谨慎,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情报信息。
另一部分人则在龙游河下游找一处类似的河段,把此前设计好的装备组装好,开始指导潜水员反复演练,要求他们能熟练掌握简易潜水装置,携带大量炸药自由前进,通过潜望镜掌握方向,通过简易推进动力来控制方向,保证准确接近爆破点。为了保证从上游下去的队员能安全返回,程志远让亮子从六孔桥上游出发,绕过鬼子的驻垒,在六孔桥和通州之间,找到一条安全的路线,能够把完成任务,冲到下游的队员安全转移回来,这件事情很重要,也相当危险,让亮子去做,显然程志远是下了大本钱。
各路人马都出动了,出动前程志远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并且给每个出任务的人配备了一个美制手雷,其实大家都明白,一旦被俘,就立刻自尽,这是保证计划不泄密的最好办法,而威力极大的美制手雷,保证鬼子在爆炸后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这个决定很残酷,但也相当现实,大家都能理解。没有太大的意外,经过1个多月的准备,各路人马都有了很多收获,而且还相对安全。这要得益于日军的配合,现在日军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很多重要巡逻场所都有些敷衍,要说唯一的缺憾,就是六孔桥上游水文并不完全配合,最要命的是出发点附近的水文,水流太急,河底情况复杂,礁石密布,如果这里不出问题,那么过了日军的驻垒,就是宽阔的河道,深度适中,水流缓慢的河道,特别适合行动。但是水文专家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迈过上游那一小段急流险滩。
大家接着讨论,最后只要改造潜水装置,此前的潜水装置是口字型,龙骨由4根椿木搭成,长方形,四个连接点都有可调节漂浮物,可以随时调整浮力,保证潜水装置在水下运行而不至于浮出水面。每个潜水装置固定10个防水炸药包,每个炸药包内装50公斤有效爆炸物。每个潜水装置由4名潜水员组成,队长一名,装备潜望镜一个,负责把握方向,动力水手一名,负责潜水装置后部的简易动力,2名工兵爆破员,他们的任务是拆装爆炸装置。
浅滩的水文复杂,这样的复杂装置很容易搁浅或者被礁石撞烂,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有散落的装置飘向下游,行动很可能就会暴露,这样就得不偿失。于是,工兵开始改造他们的潜水装置,把口字型潜水装置改成一字型,就用一根椿木,人员和载重也减少一半,等这些简化的装置进入平稳河段后,再争取两两组合,形成正规装置。新的装备改造好后,又练习了很长时间,所有的细节都熟悉了,行动正式开始。
参与此次行动的有8个小组,每个小组2人,椿木一根,载炸药包10个,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把炸药安全固定在此前已经系在桥墩上的绳子上,然后飘向下游,破坏漂浮物,让所有装置都沉入水底,然后到达亮子接应的地点,安全返回。程志远动员了200多名后勤服务人员,带着大量物资,偷偷出发。棌木很重,物资也很多,走的不快,又过了大概20多天,他们才到达指定的河边,二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