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丰碑 > 丰碑最新目录

第一章 战争与和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公告云:“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又说:“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将迅速完全毁灭。”

公告发布后,日本政府在军部强硬分子的操纵下,宣布“绝对置之不理”。素以鹰派着称的新任美国总统杜鲁门雷霆震怒,决心给日本以毁灭性打击。

8月6日,被激怒的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对日宣战。次日,苏联红军迅速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并向朝鲜北部和库页岛进军,一举歼灭近百万日本关东军。蒋介石闻迅,以中国政府主席的名义致电斯大林,谓:“贵国对日宣战,使全体中国人民奋起。”又说:“本人相信由于贵国压倒性的力量加入,日本的抵抗必会迅速崩溃。”

8月9日,怒气未消的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整座城市化为一片废墟。当晚,已被打急了眼的日本天皇在御前会议上不顾军部强硬分子的阻挠与鼓惑,最后裁决:以不变更天皇地位为条件,接受中美英三国提出的一切投降条件。

8月10日下午8时,日本广播宣布日本政府接受中美英《波茨坦公告》,正式照会已经托瑞士及瑞典政府转致中美英苏四国。稍后,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发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非凡的旁晚,播音员热血澎湃,感情激荡,已没有了平日圆熟的素养与技巧,任由情感随着话筒喷涌,广播结束时,播音员哽咽着说:“诸君,请听陪都欢愉之声!”

是时,收音机中传出了响亮的爆竹声、锣鼓声以及外国盟友“顶好”、“顶好”的欢呼声。紧接着,“日本小鬼投降了!”“抗战胜利了!”“中华民国万岁!”的欢呼声如春雷般炸响开来,整个重庆形成了一片欢腾的人海。

“日本投降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全国的城市、乡村,同样也飞到了古镇雉水。

“日本投降了!”“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喊声如天空中一声声惊雷,炸开了沉闷的黑夜与郁闷的心灵。雉水古镇一座座古庙、一户户农舍、一道道院落,男女老少,呼呼隆隆地冲出,或摇着毛巾,或挑着床单,或拿着脸盆、水桶,或抱着菜板,拖着烧火棍,敲打着,叫喊着,欢呼着,狂跳着、乱舞着,在泥泞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小路上奔流涌动。学生、教授、农民、工人、小商小贩,定慧寺的和尚、福成庵的尼姑,当地的百姓,手摇灯笼火把,挤在一起,抱成一团,哭哭笑笑,打打闹闹。教授与小贩拥抱,和尚与姑子亲嘴,老汉与少女牵手相携,镇内镇外,人声鼎沸,口号震天,灯光摇摆,人影绰绰,狗声吠吠,雉水所有的生物都调动起了敏感的神经,为等待了八年之久的胜利时刻齐欢共鸣。

程志远却快乐不起来,他想起了大志和牺牲了弟兄们,真恨不得想去杀了城里的鬼子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可是他不能,陈新在信中一再强调,根据国际公约,日本已经投降,我们不能像鬼子那样不人道,不可以枪杀战俘,这是铁的纪律。他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抗战胜利了,该卸甲归田了吧,可是这1000多号人的队伍怎么办?不过,陈新告诉他先按兵不动,一切等他来到后再说。程志远感到一阵安慰,陈新又要回来了,这就好,他相信陈新有办法。

亮子去镇上看了一下舅舅,舅舅的那个高兴劲不用说了,亮子去的时候舅舅正忙着往大门上贴对联呢,就像过年似的,堂屋的八仙桌上放着一大堆鞭炮,舅妈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炒菜呢。舅舅见了亮子高兴的不得了,“亮子啊,你来得正好,胜利了,陪舅舅喝两盅,庆贺下。”舅舅从来不喝酒,因为做地下工作,怕喝酒误事,可是那天他喝醉了。

接下来在等待陈新到来的日子里,程志远和亮子轮流训练队伍,胜利了,不再为吃穿的问题伤脑筋了,镇上的商会在亮子舅舅的牵头下组织了一次捐献活动,粮食衣物足足有余。并且搞了一次犒劳,队伍上着着实实庆祝了一下。

一个月之后,程志远终于盼来了陈新,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自不必说。

陈新带来了上级的改编指示,程志远的队伍改编为新四军十一纵队新一旅新一团,程志远仍然是团长,陈新任政委,其余的营排编制以及干部的任命等待上级的进一步指示,有陈新这样一个老搭档合作,程志远很是高兴。随后的行动跟随大部队行动,十一纵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司令员管文蔚,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是一位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革命家。

金秋的太阳被厚厚的云翳遮蒙,滤去了耀眼的光线,恍若一粒蛋黄镶嵌在云遮雾罩的西部半空。这是1945年9月底的一天,午后时分。凉爽的风刮在脸上,让人感到一阵浓浓的秋意。金黄的千重稻寂和逸散醇香的累累硕果,又预示着一个收获的季节。

程志远和陈新站在广襄的江海平原的沃野上,极目远送新四军主力远征东北开辟更新更广阔的战场。程志远奉命留在江海平原继续坚持斗争。主力一走,发展壮大根据地与反蒋侵蚀这两个重担就压在程志远的双肩上。

真可谓一个战云密布,雷声滚滚的金秋。

小日本刚刚投降,窥视已久的蒋介石便窜下山来“摘桃子”,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他自恃有美国“大老板”撑腰,又借口受降,从蜗居的西南、西北地区调动大批军队,向华北、华中、华南等富庶之地滚滚袭来,并逐步向各解放区进逼。一时间,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尽人他囊中,塘沽、青岛、秦皇岛等沿海港口悉数遭劫,同蒲、平绥、平汉、津浦等铁路动脉都被占领,解放区又被条块分割。

率领中国GCD艰苦抗战了整整八年的毛ZD,决不能坐视不管。他说,“抗日战争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力保和平,准备战争。“人民得到的权利,决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

为此,我党采取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就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