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上午九点三十分
《雾推理》杂志社贺志东办公室
“把你们找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连载长篇推理小说的事。”方云泽和叶盈蓝走进后,贺志东就道出了主题,“征稿活动也进行一段时间了,前期投稿的作品,你们也都仔细看过了,说说看法吧。”
“主编,实不相瞒,截止到目前,我没有发现质量上乘的投稿作品,仅有两三部还差强人意。”直爽的方云泽很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和云泽有同感,”叶盈蓝也随之附和道,“想通过小说连载的方式提升《雾推理》杂志知名度的话,这些作品的水平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
“唉,”听了二人的话,贺志东也叹了口气,“我也持相同观点。征稿活动前期情况不乐观,对此,我颇为担心。”
“主编,您也别太担心,”见状,方云泽急忙劝道,“征稿期限还未过半,相信后期会出现精品的,这样的情况,我们从前也经常遇到。”
“但愿会有转机,不过,为了确保小说连载尽快实行,我们还是应该两手准备。”贺志东说。
“主编,两手准备是什么意思?”方云泽不由问。
“社长的意思是,假如征不到满意的稿件,我们社里要试图自创长篇推理作品,以满足杂志连载需要。”贺志东说。
“自创长篇推理作品?这……”听了贺志东的话,方云泽很是惊讶,“这工作难度未免太大了吧?社长难道想让工作人员变成作家?”
“呵,你不必紧张,”听了方云泽的话,贺志东轻笑着说,“我已经向社长推荐合适人选了。”
“合适人选?是谁?”方云泽急忙问。
“坐在你身边的,盈蓝。”贺志东不慌不忙地说。
“我?!”乍听,叶盈蓝惊讶万分。
“没错,云泽你难道忘了?是你不止一次地向我提过盈蓝的创作天分,我也读过盈蓝在校时期的作品,文笔和构思都很不错,有创作推理作品的天分。”贺志东依旧笑着说。
“对呀!我怎么也忽视盈蓝这项才能了?!”此时,方云泽也恍然大悟。
“主编,这……我怕不行的,”突然被冠以“重任”,叶盈蓝不免有些担忧,“从前只写过一些推理小故事,从未尝试过长篇推理作品的写作,怕是……”
“盈蓝,你别担心,我看人不会错的,要相信自己,放心大胆去写吧!再者说,离截稿日期还有一段日子,若是出现精品,你的作品自然就作为替补,因次你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构思。另外,你负责的部分工作,我会交代给其他的工作人员去做,以减轻你的工作量。好好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面对叶盈蓝的迟疑,贺志东如此鼓励道。
“是啊,盈蓝,试着写吧,万一不小心成了第二个苏越青呢!”方云泽也同样给出了鼓励。
“那……好吧,我尽力。”深吸了一口气,叶盈蓝没有再推脱。
下午三点
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嗅议室
“照例,各自说说情况吧。瑛子,这次从你开始。”案情越来越深入,杨毅的会议开场白却越来越短。
“昨天下午,我先后向孟岚、樊冬冬及吕冰详细了解了一些关于徐曼的情况。”许瑛开始陈述,“她们都证明,知晓苏越青的才华远胜于自己后,徐曼的心理的确由初始的嫉妒逐渐走向了病态的敌视。而徐曼之所以会发展成这样,原因也是综合的,像是从前的过分自信、本身的炫耀性格等等。今天上午,我又先后向徐曼生前的几个朋友了解了一下情况,她们也都反映,徐曼的性格的确有些极端化倾向。值得一提的是,我还电话联系到了徐曼所在的推理小说作家协会会长,有名的短篇推理小说作家许明浩。通过了解我发现,虽是他的协会会员,但许明浩对徐曼的评价并不高,认为她性格偏执,缺少大度,作品也是华丽有余而缜密不足,且作品内容还深受徐曼本人性格的影响,像是《滴血玫瑰》和《黑色骷髅》这两部代表作,都带有强烈的病态化和极端化倾向,算不得推理小说的上乘之作。顺带,许明浩还提到了苏越青,对她的作品,许明浩评价还是很高的,说创作水准绝对不和徐曼在一个档次。但当我问他对死亡系列作品归属的看法时,许明浩明显有所保留,说不便发表观点。总之,我认为杨队所说的关键环节并没有缺失,徐曼正是在这种病态嫉妒心理的左右下,才会沦为被人利用的棋子!错误的心态也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
听了许瑛的汇报,杨毅不免多了几分感叹,“看来瑛子说得对,无论哪种心理的膨胀,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杨队,苏越平那边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时,何北自觉地开口了,“整体感觉是,苏越平一定有问题,但由于我们没有在他与徐曼会面后第一时间就展开调查,因此就留给了苏越平充足的回旋余地,使他做足了功课。”
“说具体点,苏越平做足了哪些功课?”杨毅问。
“苏越平是生意人,为人非常精明,徐曼一死,他立刻就开始着手消除自己与徐曼勾结的所有证据,并全部伪造成光明正大的表象。就像6月(号那天的会面,苏越平解释为,徐曼为其清算欠款,并附有银行卡和账本为证。银行卡且不论,但账本的纸张和字迹经技术科鉴定后,基本认为纸张是做旧的,而上面的字迹的存在时间也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这三年多的账目,其实是在几天内集中制造出来的。这足以说明,苏越平是个老狐狸,功课做得很足。”何北回答。
“分析很有道理,但是很可惜,仅凭这一点,我们还不能证明,这些账目一定是苏越平伪造的。因为从理论上讲,为了便于账目管理,将旧账本翻新整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苏越平完全可以不认账。毕竟,徐曼究竟有没有从东城音像店大量购买音像制品,只有苏越平心里最清楚。账本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推翻什么。”杨毅非常慎重地分析到。
“杨队,您说得可一点没错!就是这个理儿!即便证明了账本是翻新的,我们也拿他没辙!苏越平这次,可是把谎给撒圆了!”何北气急败坏地说。
“那苏文轩和叶盈蓝呢?提供有用线索了吗?”杨毅追问道。
“没有,”何北的语气中满是沮丧,“二人明显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