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从军行 > 从军行最新目录

第七十二章 高仙芝上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以暂时留在河西,但为安全计,还是奉命迁调朔方的好。”

安思顺听得额上冒汗,“可是裴大人早已动身回京奏报皇上挽留我了,只怕追也追不上,就是追上了,又怎么挽回?弄得不好,裴大人起了疑心,那就弄巧成拙了。高大人可有什么法子挽救?”

“你这么闹,想必皇上不得不下旨让你继续节度河西,但他也一定会想法子秋后算账。”

安思顺脸色难看起来,高仙芝笑着安慰道:“其实你还可以补救,你只要上奏主动请愿迁调朔方,皇上自然就安心了。”高仙芝耐心开导说:“现在天下都传言安禄山野心勃勃,只怕他早晚会造反,你作为他的堂弟,不赶紧想法子避祸全身,还在河西搞这些小动作,不是作茧自缚么?”

安思顺苦着脸道:“真是冤死了,安禄山跟我其实没有血缘关系,他也不是突厥人,我都弄不清他究竟是哪个姓氏的胡人,他的母亲改嫁我堂伯的时候把他带进了安家,他也就跟着我们姓安了。没想到投奔大唐后,他比我们安家任何人都混得好。”

“你们两家逃出突厥时,两家家长是以兄弟身份一起投奔大唐的,你们又一直自称是一个家族的,恐怕现在说上天去,也没人相信你跟他没关系了。”高仙芝微笑着提醒。

“那又怎样?安禄山不是还没造反吗?你又怎么知道他一定会造反?”安思顺忍了半天,终于火了。

“等他真造反时,你再想撇清关系就来不及了。”高仙芝悠闲地伸了一个懒腰。

安思顺气极语结,忍了一忍又低声问:“高大人既然这样提醒我,可是有什么法子和他划清界线?”

高仙芝立即给出一个主意,“其实很好解决啊,你只要秘密启奏皇上:安禄山有反心。日后当真事发时,相信你也不会被连累了。”

“开玩笑,”安思顺差点跳了起来,“告发安禄山的人都被皇上绑了送到幽州去交给他发落,你是怕做不成河西节度使,故意借安禄山的刀要我的命吧?”其实安思顺也早就有了秘密告安禄山的状的想法,可这个主意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而且是被他视为对头的人说出来的,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你和那些人不同,”高仙芝慢条斯理道:“冷静点。第一.名义上,你是安禄山的堂弟,你的话比一般人的更可靠;第二.你也不是一般人,你是朝廷倚重的镇守一方的节度使;第三.并不是所有告发安禄山的人都死于非命,譬如当年王忠嗣就告发过他。”

“可是王忠嗣已经死了。”

“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他的死是因为李林甫阴谋陷害,你都知道的。”高仙芝慢条斯理地分析道:“皇上疑心那么重,连他自己养大的王忠嗣都不能够信任,又能信任谁呢?你在他眼皮底下使手段,就不考虑给自己留条后路?你不要以为我眼红河西节度使这个职位。实话告诉你,如果我当不成这个节度使,正好去京城做一个闲散的大将军,好好享享清福。远离权利,也就远离是非。”

安思顺不做声了,脸上神色犹疑不决,似乎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听高仙芝的。

光弼作为安思顺的左膀右臂,自始至终全程跟随安思顺奉陪这位走马来河西上任的节度使。高仙芝的言论让光弼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人真不简单,难怪他这么年轻就当上节度使了呢。这家伙看似很贴心地在为安思顺打算,实则是在为他自己打算。如果安思顺真听进去了,河西节度使的宝座自然就让给他了。

高仙芝到河西的当天下午,他的判官岑参就来约安思顺的判官王千里晚上去花门楼喝酒。两位节度使相处虽然不算愉快,想不到他们幕下的判官倒是好朋友,这一点让光弼大感意外。岑参约王千里喝酒的时候,因为光弼也刚好在场,他就随口邀请光弼也去喝两杯,自己崇拜的诗人开口邀请,光弼简直有点受宠欲惊,于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