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3、百团大战: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
百团大战hundredregiments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二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宣布的百团大战战果统计(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4、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又称“三光”作战。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特别是华北方面军(日语:北支那方面军),自1939年秋开始,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并将这一作战方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中国共产党的党政通告和传播媒介,将日军这种以毁灭抗日地区人力物力、摧残抗日军民抵抗意志为目的的军事策略,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即“三光”。日军在其作战命令中一般使用“烬灭作战”(日语:烬灭作戦)等术语。这一最早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提出的策略,由其继任冈村宁次推向顶峰。
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八路军敌后抗战活动活跃的华北地区,始终找不到对付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有效方法。八路军游击战的广泛打击,使日军不断遭受损失,这极大地动摇了日军在华北的殖民统治,并牵制了其兵力的调度和使用。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1940年以后,这种扫荡更为频繁、更为酷烈。
在扫荡中,日军实施了所谓的”烬灭作战"。"烬灭",就是烧尽灭绝,烧光杀绝的意思,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华北根据地进行了频繁的扫荡。日军对华北解放区的扫荡最早是从晋察冀边区开始的。1938年9月20日,日军纠集5万兵力,分八路围攻北岳区的五台地区。1939年发动春季大扫荡,深入繁峙、涞源等地区。1939年9月发动秋季大扫荡,采用"单刀直入"战术,以独立第8混成旅团,深入北岳区的中心地区。接着又集中2万余兵力,对北岳区发动冬季大扫荡。仅北岳区的崞县,从1938年9月到1939年6月,就有4万群众被残杀。
在晋冀鲁豫边区,日军的扫荡同样十分酷烈。1938年12月,日军以3万兵力进犯冀南区,被我军民粉碎。1939年7至9月,敌纠集数万兵力对太行区实施九路围攻,企图摧毁太行根据地。武乡、榆社县城被烧成灰烬,仅武乡一县就有1500人被杀害。1939年春、冬,日军两次合击冀南,平原地区的城市全被占领。1940年我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日军调集1万多兵力,对太行区扫荡,重点直指我第18集团军总部等大关所在地。日军进入这一地区后,大肆烧杀淫掠,制造了累累暴行。
在晋绥边区,日军于1940年发动了春、秋、冬三次大扫荡,野蛮蹂躏该区人民。
在山东区,1939年至1940年,日军千人以上兵力的扫荡达25次,其中万人以上的扫荡两次。1941年冬,日军以5万兵力扫荡山东区中心的临沂、留田,屠杀群众3000多人,烧毁房屋5000余间。
从1938年底到1940年止,日军在华北解放区发动的千人以上大规模扫荡,达109次,使用兵力在50万以上,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5、左权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