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脱胎换骨的表现。可是日军却没有给他这样长的时间。
不过山田本来计划两周完成上述准备,可是当他看到伪军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了,他立刻着手让自己那个机动的中队长组织训练这帮伪军,那位中队长本身就非常的狂妄,他根本看不起中国军人,更看不起那帮投靠过来的伪军,这家伙是典型的日本军人,其政治头脑简单,但是军事素质还是非常高的。
山田这个人还是相当具有一些愚民的政治心态的额,这家伙居然从伪满洲国调来一些日本的军警和中国人担当所谓的思想官,这个思想官么,相当于现在的港独分子、就是那些洋大人至上的人、也就是那些奴性不改的人,而且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始终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也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他们只觉得是这是改朝换代的时刻,相当于蒙古当年建立的大元和满族建立的清朝。这种说法具有相当的历史欺骗性,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是会被他们这种说辞迷惑的。这帮人一共十二人六个日本人、六个中国人,在伪军的连队中担任思想官和翻译官。首先山田让这十二个人开展的工作是甄别,这是这帮人最在行的工作了,因为在此时的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基本崩溃了,(注: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3万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两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
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
1936年3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由原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改编成立,李延禄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
19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张寿篯任政治部主任(代)。下辖4个师。
1936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改编成立,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
1936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成立,谢文东(后叛变)任军长,滕松柏(后叛变)任副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
1937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由原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队改编成立,李华堂(后叛变)任军长,魏长魁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
1936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由原抗日联军独立师改编成立,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个师。
1936年7月末,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编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是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高潮期。
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是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坚持抗战最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时期。
1939年1月至1940年是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苦斗时期。
1941年至1945年是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小型游击战和转入苏联整训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