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巍峨雪山多险峰,
盛世天骄绝代生。
星河恒古蕴末日,
暴风卷处识英雄。
雪山,无论怎么看都是那么美丽,白皑皑的屹立,要是有一抹阳光洒上去,洁白得耀眼,更显现出圣洁的光芒。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山,名声更是令人向往,即便在风雪肆虐中,那雪山顶的洁白仍是世人抬眼瞩目的所在。
此时雪山正在寒袖挥舞,呼啸着挟风带雪扑向半山腰的几十顶五颜六色的帐篷,好像在嗔怪人类未经它允许便闯入了它的领地,大有将这里的鲜活生命一举掩埋之势。
这是一处登山营地,风扯着营地四周的旗杆上印有“un”联合国标识的红色标识旗猎猎作响,营地中间一杆大些的蓝色营旗好像被人扯着,旗上“国际大学生畅想未来论坛”的字样在飞雪中清晰可见。
如果没有呼啸的暴风雪,亮白的雪山,彩色的帐篷,这里将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错落着的帐篷分布在一个足球场大的范围里。帐篷里大都住着身穿着崭新羽绒登山服或者厚厚冲锋衣的青年男女。每人的臂章上是醒目的“un”,胸章上是名字和某某大学的名称。这是一百多名来自各个国家大学名校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
此刻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男女大学生们都凝神屏息、神色紧张地听着帐篷外越刮越大的风声,很多人在胸前划着十字,担心自己会被暴风雪无情地埋没。还有的学生在含着泪敲着平板电脑,嘴里念叨着爸爸妈妈,似乎在写着遗书。
按说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但这批大学生却与众不同。他们是得到社会救济的贫困大学生,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资助的各校大学生代表。换句话说,这批大学生都是穷学生,但他们都很自强没有伸手张嘴等着救济,却是在读书期间能做到勤工俭学,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完成了学业,而且主动还清了各方资助甚至资助了其它同学。
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批大学生要比温室里长大的富二代、官二代学生要懂事,能吃苦,身体也健壮,学习成绩更好。他们每个人勤工俭学的经历都不同,但都具备同一个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乐于助人。
这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为这批学生召开“畅想未来”论坛活动,其中有10名大学生最为突出和优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树立为世界大学生的榜样,并在论坛大会上做了勤工俭学专题演讲,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人们注意到,不知是因为在中国举办的活动,还是因为华裔子弟特别能吃苦耐劳,各所大学派出的优秀学生代表大部分是华裔学生,这10名优秀大学生也大都是黄面孔。
这10名大学生之一的一名男生,复姓东方名宏,正躺在其中一顶深蓝色单人帐篷中。他穿着绿色登山服,面貌还算俊朗,是中国京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在越来越紧的风声里,东方宏看上去没太慌乱,仰面枕着已收拾好的简单行囊,眼里凝望着帐篷顶米字交叉的合金撑杆沉思着。
东方宏不是不害怕,他是在想既然出不去那就坦然地面对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才是东方人随遇所安的特质,何况自己还姓东方。
东方宏在不停地安慰着自己,但眼前还是浮现出几位亲人的面孔,人在临危之际想念亲人是一种本能。
深蓝色的帐篷顶好像是一个投影屏幕,上面先是隐隐浮现出一个和蔼的面孔,是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室副主任乔抱铁,他喜欢别人称他为“乔工”而不是“乔主任”。东方宏已经跟着乔工实习近半年,是近期东方宏接触最多的亲人。
如果不出意外,东方宏毕业能分到乔工的物理研究所工作,用乔工的话来说,自己相中的助理技术员是跑不了的。这对于一个家里父母双双下岗,还供养着三个大学生的家庭来说是个重大的事情。不然一毕业就没工作,东方宏会觉得自己特没用,也羞于见家乡父老。尤其是父亲东方墨为了收容众多下岗工人正在艰难拼搏中,东方宏更不想给父亲增加负担,理应是能为父亲分担压力才是。
父亲东方墨严肃的面孔和母亲那素云慈祥又精刁的面孔闪过之后,就是调皮的妹妹东方燕和貌似老实的弟弟东方鹰两个面孔。妹妹和弟弟都在家乡奉阳市读书,东方燕在奉阳音乐学院读大二,东方鹰在奉阳工学院计算机系读大一。
对家人的思念中,东方宏的眼前又浮现起一个女孩的靓丽面孔,是拍拖一年多的同班女友侯菲菲。如果自己能留在京城工作,两人就可按部就班地进入谈婚论嫁的日程,她也就算家人了。
帐篷外又一阵尖锐的风雪呼啸打断东方宏的临危思绪,他突地坐了起来。
这次来雪山按活动的最后一项日程,到雪山半山腰考察一处藏教古迹,然后就宣告论坛大会圆满结束。可昨天刚到古迹前就袭来一阵暴风雪,多亏主办方准备充分,快速退回古迹下方的登山营地。暴风雪硬把这批大学生们整整一夜封在了帐篷里。
第二天早晨风势也没见缓,营地与古迹之间的雪堆已与旁边的雪山连在一起,山坡上不到二百米远的藏教古迹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
会务领队见状便下了下山的命令。通知一下达,风声马上就缓了下来。领队见风雪停息后观察了一阵儿,又改变了主意让大家准备继续上山考察。让人们惊诧的是暴风雪又折返而来,而且这次更加狂暴。富于联想的东方宏脑里闪念,难道是冥冥中的力量在阻止这批人去藏教古迹?亦或是要人们到什么地方去?
帐篷外的风声已从偶尔的嘶叫变成了不间断的呼啸,卷着成团的雪花打在帐篷下,发出沙石扬过来的声音。坐着的东方宏又突地站了起来,他不知道这暴风雪的威力能有多大,但他知道营地处于山腰的位置正是暴风雪袭击的目标。帐篷一张一鼓地似乎很惊慌,东方宏在不安中坚持着自我调侃,什么叫听雨、听雪?有些人的听雨听雪纯粹是矫情,只有在雨打芭蕉和雪打帐篷时才是真正的听雨、听雪。
正在东方宏观察着帐篷角被埋到30公分处的时侯,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惊呼,是雪地上的惊呼,不是帐篷里的惊呼。东方宏背上行囊就冲了出去。这批大学生因为是相同的贫困背景,又都是勤工俭学的高手,相识后彼此认同交流得很好,东方宏做为中国大学生代表,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