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箫声玉碎明月情 > 箫声玉碎明月情最新目录

第六十五章 桃源之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纪念侬智高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每到节庆日子都要把糯米用植物染成红色,做成红色糯米饭,祭奠在起义中牺牲的将士。后来,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查,逐将红色糯米饭改为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寓意祭祀五谷改善了壮族的生活,希望来年更大的丰收。实际是为了区别纪念各民族牺牲的将士:红色为壮族、黄色为汉族、蓝色为瑶族、白色为苗族、黑色为彝族等。经过历史的熏陶,现在的壮族花米饭,已经成为当代河口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难怪,神仙口味的明月要对它情有独钟了。

吃过东西,两人沿河游玩。

河的两侧,水车正“吱哑吱哑”地向田里汲水,其中有一处由大到小一字排开的“水车阵”,尤为壮观。顺河望去,渔童赤条条地驾着独木舟撒网捕鱼,成群的麻鸭、白鹅也正不甘寂寞地戏水捕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已寻不见桃花的踪影,田野里也少了些绿意,未免令人略感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几句诗来:“渔舟逐水爱山村,两岸桃花夹去津……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当然,较之诗人笔下那艺术化了的自然,我更喜爱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现在是农忙时节,村农已开始耙田插秧,吆牛声与村里的狗吠声不时应和,又平添了几分野趣。

萧若水与明月选了一处较宽的河滩,脱掉鞋子,挽起裤脚、裙摆下到水里,玩起“打水仗”。明月因为长得漂亮,周围的人也都聚来向她泼水。明月一边开怀大笑,一边喊着“救命”躲到萧若水身后,两人都不能幸免地浑身湿透了。特别是明月,白色衣裙被水打湿,就紧紧地裹在身上,把身上优美的曲线都展示出来,甚至还点走光的危险。

明月也意识到了,羞红着脸,急忙跑到一户人家里把衣服换了。

两人又来到村里的一棵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大榕树下,坝美村的村长、外号叫“坝美之星”的男子,主动为他们拍照留念。

“若水,时间也不早了。谢谢你的陪伴,今天我玩得非常开心。”明月说着,主动靠在萧若水肩上,“其实,你也该休息放松一下了。每次你出现,都是为了救人,或是执行其他任务。我很心疼的。”

明月说完,深情地看了萧若水一眼,便闭目休息。

听了明月的话,萧若水感到心里暖暖的,眼里湿湿的。一种叫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他侧过头,在明月额头上轻轻一吻。不想,把明月弄醒了。

“现在几点了?啊,时间到了,我得回天宫了。”

明月拿出头上的银簪,向着蓝天上划了几下,一条巨大的金紫色的光柱,从天下一直垂到明月这里,瞬间把明月包裹其中。明月的身体便飞了起来,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