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雨歇马镇 > 风雨歇马镇最新目录

第二百一十三章 曹壮士观察细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码头上有四个栈桥,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人们不是把货物从船上卸到栈桥上,就是把堆放在栈桥的货物往船山抬。

无论是卸货的人,还是上货的人,他们都低着头,弓着腰,看着双脚稳稳地踩在仄仄的跳板上,有的人还喊着号子。

两条官船就停在壹号码头上。

十块跳板横在栈桥和船舷上。

四根手腕粗的缆绳将船的首尾固定在栈桥的木桩上。

江面上风浪很大,两条超大的官船不停椅着,船舷和栈桥之间互相摩擦、碰撞,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两条船上分别站着十几个锦衣卫,身穿铠甲——棕色牛皮上镶嵌着黑色的铁片。

头戴军帽,棕色六瓣牛皮帽上面竖着一根一揸长的铜锥,铜锥的顶部还有一截红樱,帽子下面还有一道半指宽的铜箍。

每个人的脚上都穿着黑色马靴。

每个锦衣卫的腰上都挂着一把刀,二十几个锦衣卫个个精神抖擞,双脚叉开,右手紧握刀柄,左手背在身后。

在两条官船的不远处,有两条货船正在往船下卸家具,这应该是一户人家刚从外地搬家到应天府来。

从家具的数量和款式来看,这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

十几工人忙着把家具往栈桥上抬。

栈桥上还站着二十几个男女老少,两个年轻的女人搀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一个夫人的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一个丫鬟撑着一把花伞站在旁边;还有两个家丁模样的人引颈侧目朝码头的出口处张望。

看穿着就知道这是一个不一般的人家。一看就知道接船的马车还没有来。

梅其宝牵着四匹马站在江堤的树林里,曹锟、谭为柰豹子头将上了栈桥,站在这一家人的后面。

这样,他们就可以站在比较近的地方看发生在官船上的事情了。

巡抚大人、钦差大人和二十几个锦衣卫,将囚车停在栈桥上。

谭国凯屈腿坐在囚车里,后背靠在囚车的角落里闭目养神。

囚车在上栈桥的时候,颠簸的厉害,但坐在囚车里的谭国凯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他靠在囚车的角落里,对囚车外面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

谭国凯是一个性子很慢的人,准确是说是即使天塌地陷、泰山压顶,也会面不改色,心不跳。

这和谭国凯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十九年前,他和昌平公主被打入大牢,可谓是九死一生。

当时,他是抱着赴死的决心面对未来的。要不然,他和昌平公主也不会把谭家唯一的血脉交给翠云,并让翠云带着儿子逃命至霍家洼。

六个船夫将跳板横在船舷和栈桥上,一条船上横了六块跳板,一条船上横了四块跳板。

六块跳板的宽度正好可以走囚车。

跳板铺好以后,八个锦衣卫,一边四人,将囚车慢慢推上跳板,推上官船,然后用绳索固定好。

几个锦衣卫牵着几匹马上了放囚车的官船,另外十几个锦衣卫将十几匹马牵到另外一条官船上。

曹锟跟随欧阳大人多年,他知道押解谭老爷进京的钦差会怎么走。

如果钦差不带马上船,那就是走水路,现在,钦差带上马——有多少人就带多少匹马。

这说明钦差要走旱路,带着囚车和马乘船过江,骑马到高邮的盂城驿、山东的德州的安德马驿,再到河北通州,最后到北京城。

这样走,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如果走水路的话,则需要四十天至五十天。

水路有两条,一条是京杭大运河,一条是出长江口,沿着东海至天津,最后走一段旱路至北京。

不管是皇上,还是翟中廷之流,抑或是钦差,都希望将犯人早一天押解到北京。

官船起锚之前,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郎中上了船——老郎中的腋下抱着一个用竹子编成的药箱。

看到老郎中,曹锟的心里就更有底了:郎中是钦差特意为谭国凯准备的。

至少是钦差不希望谭国凯在路上生病。

曹锟注意到:既没有伙夫上船,也没有人带着做饭的家伙什上船。

这就更进一步印证了曹锟的判断——钦差一定会走旱路。

几个船夫将跳板一一收到甲板上之后,两条船一前一后,朝江北驶去。

待两条官船快行驶到江心洲附近的时候,曹锟叫了一条大船,付了五两银子,四个人牵着马上了船。

等他们的船驶过江心洲的时候,两条官船停在了江北二号栈桥前。

曹锟示意船夫将船停在了四号栈桥前。

船停稳之后,大家并没有马上下船。

两条官船靠岸之后,四个船夫跳下船,将船头船尾两根绳子固定在栈桥两个木桩上,长江上无风也有三尺浪,用绳子将船头船尾固定在木桩上,船就会稳当一些。

船夫固定好船以后,钦差、巡抚和二十几个锦衣卫已经押着囚车上了岸。

原先站在官船上的二十几个锦衣卫则留在了船上。

八个锦衣卫翻身上马,护卫着囚车朝六合方向飞奔而去,另外十几个锦衣卫护卫着钦差和巡抚紧跟在后面。

曹锟注意到,护卫囚车的始终是八个锦衣卫,从夫子庙到下关码头,一直是这八个锦衣卫专门护卫囚车,上船的时候,也是这八个锦衣卫将囚车推上船的。

当曹锟将这个发现告诉谭为琛的时候,谭为柢是不解。

谭为琛不曾注意到这个细节,从跟踪囚车到下关码头,他的注意力全集中父亲大人的身上。

从被押进囚车开始,父亲既不争辩,也不呼告,更无哀求,从容淡定如此,谭为琛的心里反而没有一点底。

谭为琛希望听到父亲的声音,即使是呼告的声音也行,难道是父亲自知命途凶多吉少,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任由命运的摆布了吗?

谭为琛有些绝望,因为他从父亲无声无息的反应中看到了一种叫做无助绝望的情绪。

曹锟则从谭为琛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面看到了茫然和绝望的情绪。

这就是他要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告诉谭为琛的原因:“大少爷,谭老爷在到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